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侯江川
身份证号:130182198510213934
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要融入全新的管理手段,需要对管理理念进一步改进,这样才会促使建筑施工更具成效。日后进行实际操作,建筑单位要通过逐步探索,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状况进一步改进现代化的工程技术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全新的方式方法促使建筑工程高质量完成,并且带来更好的收益。
1 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意义
就工程项目管理来说,现场技术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即管理建筑施工经过中所有的活动,它不单可以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相应的保证,加快施工速度,还可以减少工程成本,从而给施工企业创建了较好的外在形象,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经过中,一定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应用于施工的全部经过中,依靠科学以及正确的方式来对技术进行管理,从而达到确保施工现场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将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效果呈现出来。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用于支撑基础的岩体或者土体,其稳定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期限有直接影响。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时会遇到软土地基,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法对地基进行改良,从而保证地基具备较好的承载性能与稳定性。由此可见,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分析当前情况,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土壤置换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无法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改良的土壤,需要先将原有的土壤挖掘出来,然后填充满足标准的土壤,进而达到改善地基质量的目的。(2)强夯法。地基处理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以机械设备作为基本依托,通过对地基土进行多次打击,使其内部水分完全排出,避免内部空隙的存在,从而为地基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和其他处理技术相比,强夯法在成本上更为节约,且操作过程十分方便。(3)地基预压技术。主要涉及真空预压以及堆载预压两种形式,堆载预压最为常用,其主要通过在地基土上放置较重的物体,借助物体本身自重所产生的压力,对地基土产生压缩作用,进行实现对其承载性能的有效提升。
2.2 防水处理技术
建筑漏水问题十分常见,无论是厨房还是卫生间,只要有水管的接入,就可能出现漏水现象,因此在开展建筑施工时,必须注重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在正式施工前,应对用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并合理选择用水设备,结合建筑面积进行用水量的计算,以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要注重管道材质的选择,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故意选择质量低劣的管道,因为质量差的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必定会发生漏水问题,若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时,必须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负责防水处理,做到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与防水技术工艺,构建一个完善的建筑防水体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
2.3 混凝土技术
当代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多数都需要用到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的浇筑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旦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出现问题,必定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必须加强这一施工环节的控制。一方面,应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与建设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混凝土类型;另一方面,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确保其各项指标能满足应用要求。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各个操作环节的管控,以免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 建筑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管制度
在对建筑施工开展监管的过程中,任何一位监管工作人员都应当承担各自的责任,对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监管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在对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配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任务都要贯彻落实下去,此外,使得监管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监管工作人员的价值,监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的行为规范,假如工作人员没有遵守有关的规范开展工作,应当立刻对工作人员进行惩处,加以教导,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高质量。
3.2 完善图纸会审工作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为施工过程提供依据。基于此,应严格对施工图进行会审,结合工程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的深入分析,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继而制定应对措施;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中的缺陷与不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3.3 提高施工机械操作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机械领域的发展,很多建筑施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取代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应用使他们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各机械设备的功能与原理,掌握操作细节和参数的设置标准。另外,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带病运行和疲劳运行。可以通过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简单的机械故障,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
3.4 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技术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例如,信息技术,其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BIM 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利用 BIM 技术,可以可视化地模拟施工全过程,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类型是否适用于工程项目,了解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对比,便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选择更加高效、经济性更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已成为企业内部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将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引起建筑工程企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卫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75-176.
[2]李孟林.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城市住宅,2019,26(12):169-170.
[3]徐海生.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37.
[4]尉生平.解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66.
[5]马玉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