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余志娟 尚凡 胡玲 刘高琼 林桂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眼科 广东汕尾 51660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急诊科 广东汕尾 516601
相较一般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其发病早,患者的晶状体可更快变得浑浊,使得其视力流失快,对其身心健康影响极大[1]。现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选择手术治疗,例如超声乳化、摘除术等,以此促进视力提升[2]。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普遍存在血糖水平高的情况,不仅对手术操作有影响,还不利于术后康复,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3]。因此,需要给予适宜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方面可使患者做好接受手术的身心准备,为手术推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在此背景下,本文详细阐述围手术期护理进展,以供参考。
一、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
围手术期从确定接受手术治疗起,直至手术相关治疗结束,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需要医护人员团结协作、重视患者管理。其作用主要在于:(1)保证手术安全,在护理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状况评估,确定是否可耐受麻醉、手术,并及时处理潜在风险,据此调整方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2)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护理中需要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予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其各项指标处于合理范围,并在术后护理中严密监测体征变化,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中可针对的患者的心理、认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调节其情绪状况,并针对其疼痛程度选择适宜的镇痛措施,以此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感。(4)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在护理中,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可缩短其治疗时间,进而节省医疗开支,并提高病床周转率。
二、糖尿病性白内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建立患者档案
在患者入院后依据手术需要指导其完善必要检查,即视力、眼底状况等,并完善血尿常规、出凝血功能检查、传染病检查等,全面进行术前评估,并记录于专门的文件夹中。同时,采集患者的糖尿病发病情况、用药史、过敏史等,并了解其血糖控制情况,进一步完善档案[4]。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经资料检索后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并告知相关医护人员。
2.心理认知护理
患者的手术操作集中于眼部,而大多数患者认知不足,存在过度焦虑恐惧的情况,进而应激、代谢紊乱,使得手术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加强心理认知方面的干预。向患者普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知识、手术知识,讲解手术治疗的程序、目的、风险等,并指导患者了解手术配合方式,并提前练习[5]。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并告知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况对促进病情好转的积极意义。为患者提供情绪宣泄途径,提供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音乐、书籍等,缓解术前不良情绪,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
3.完善生理准备
维持血糖水平正常是保证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重要事项,术前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采用药物控制,使其满足手术需求[6]。同时,做好眼部准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在手术前一天以氯霉素滴眼液、生理盐水清洁泪道、结膜囊。术前 2 小时给予进行散瞳处理,并观察扩瞳情况,瞳孔在 7 毫米以上时即可进行手术。
(二)术后护理
1.加强基础护理
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叮嘱其不可过度活动头部。加强无菌管理,叮嘱患者不可以手触摸、挤压眼部,并告知正确咳嗽、咳痰,以免提高眼压。观察患者切口恢复情况,适时更换敷料[7]。同时,做好环境管理,降低光声刺激,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2.并发症护理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应加强护理。(1)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内环境紊乱,易发生感染,在术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生素,并加强用药护理。观察眼部敷料是否有渗液、渗血情况,并及时更换,叮嘱患者洗脸时避开双眼,以免污水进入眼部,致使切口被污染。同时,告知患者眼部感染的症状,以便在发生时可尽早治疗。(2)角膜水肿,观察患者角膜情况,叮嘱患者保护眼部,若是自觉光刺激而不适,可使用纱布覆盖,或佩戴太阳镜。同时,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滴眼液等药物,预防角膜内皮失代偿。(3)疼痛,部分患者存在眼部疼痛、头痛等情况,应注意评估其疼痛性质,筛查原因,若是切口引起可在医嘱下给予镇痛药物,若是高眼压引起,可给予降眼压措施,并指导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
3.出院护理
出院前,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滴眼液,向其普及眼部护理知识,叮嘱其做好眼部清洁和保护,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适量的眼保健操。加强血糖控制宣教,向患者普及血糖水平过高对病情好转、对自身健康的不利影响,叮嘱其定时监测血糖水平,进行饮食、运动管理,并遵医嘱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并告知复查时间。
在张琳的研究[8]中发现,在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的一组取得的效果良好,患者的护理后视力水平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见给予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且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可见给予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调节患者的情绪,获得认可度高。
在曹琴欢的研究[9]中发现,应用整体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一组护理后血糖水平、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眼部参数更优,表明该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改善眼部情况,缓解负性情绪。同时,应用整体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一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见适宜的围术期护理在减少并发症上效果显著。
三、结语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虽其效果显著,但仍需要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护理可在术前排查可影响患者康复的危险因素,给予心理认知干预,并进行眼部准备,使患者做好手术的身心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管理,采取并发症护理措施,并给予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做好眼部护理、血糖控制,以此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健康状况,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水淼,杨国科,江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普拉洛芬局部给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24,53(12):1676-1679.
[2]吴雁,郑秀清,张丽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视力及黄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6):130-133.
[3]黄鸣宇,罗昊敏,段国平.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缓释剂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 斑水肿的预防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影响[J].临床杂志,2023,31(6):514-519.
[4]蔡丽烨,汤锦菲,刘艳莉.保护动机渗透式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4):373-374.
[5]曾雅雅,万慧敏,袁沪英,诸颖.前移后延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9(5):188-192.
[6]门盛男,赵晓君,孙巧云.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血糖指标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24, 43(27):135-137,155.
[7]王旭玉,樊继彩,刘洁.预见性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 2023, 32(1):425-426.
[8]张琳.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摘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3):371-372,375.
[9]曹琴欢.整体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4,37(5):157-160.
第一作者:余志娟,女,汉族,湖南永州,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林桂洁,女,汉族,本科学历,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