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作者

杜贵英

安徽省砀山中学 2353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实施策略。通过对多元文化与语文教学关系的分析,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针对教学实践中文化传承面临的诸如文化冲击、学生理解偏差等问题,提出了包括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在多元文化时代有效传承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碰撞。高中语文教学置身于这样的背景下,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命。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渠道。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本土与世界,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为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多元文化世界的窗户,培养其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1传承民族文化根基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古代诗词歌赋到经典散文小说,这些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情趣等。例如,《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语文教学,这些民族文化精髓得以代代相传,使学生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根源,筑牢民族文化根基。

1.2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学生容易迷失在各种文化思潮中。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入解读与传承,能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当学生沉浸于屈原的爱国情怀、司马迁的坚韧不拔、苏轼的豁达乐观等文化精神之中时,他们会逐渐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坚守本民族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1.3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多元文化背景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会涉及对世界其他文化的介绍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比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这种跨文化的学习与比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进而提升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2.1多元文化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流行文化中的快餐式文化产品,如一些低俗的网络小说、娱乐化的短视频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兴趣降低。同时,西方节日文化、消费文化等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节俭文化等形成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2.2学生文化理解偏差

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有限,在面对多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复杂交织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在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时,因时代隔阂难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可能会对作品进行片面解读或误读。在接触外来文化作品时,也可能因缺乏对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而无法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甚至盲目追捧外来文化,忽视本土文化的价值。

2.3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局限性

部分高中语文教材在多元文化内容的选取上存在不足,未能充分涵盖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成果,且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注重字词讲解与知识灌输,忽视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与文化情境的创设,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兴趣与主动性,导致文化传承效果不佳。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实施策略

3.1优化教材内容

在教材编写与修订过程中,适当增加世界多元文化的经典作品,如非洲的民间故事、拉丁美洲的文学名著片段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要注重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作品,如对爱、和平、正义等主题的表达,使学生在多元文化学习中找到共鸣,培养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教材中的本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增加文化背景介绍、文化解读等辅助材料。例如,对于古诗词,可详细介绍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与文化心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3.2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文化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场景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人际关系与文化内涵。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也可通过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组织学生分组对文化传承相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深入思考不同文化的特点与价值,提高文化分析与比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促进文化传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化作品后,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阅读中汲取的文化营养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3.3开展课外文化活动

学校与教师可定期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节”,活动内容包括古诗词朗诵比赛、书法绘画展览、传统戏曲表演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开展“世界文化之旅”主题活动,让学生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为主题进行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文化研学活动。例如,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文化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也可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民俗文化调研,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色,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文化探究精神。

结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尽管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学生理解偏差、教学资源与方法局限等诸多挑战,但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实施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海洋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成为既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鹏辉.全球化视域下高中语文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优化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1,(11).

[2]李彦强.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学生语文素养民族性[J].新课程(下旬).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