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曹世芳
陕西省商南县东岗幼儿园 72630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与教育专业化推进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实施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未来成长。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强调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明确要求。然而,我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深入研究与解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研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教师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三)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展开大量研究,涵盖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及提升途径等方面,但在基于专业化背景下的系统性策略研究仍有待加强。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专业素养的内涵
专业素养是指专业人员在其专业领域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
1.专业理念:包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对幼儿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是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
2.专业知识:涵盖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等,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知识储备。
3.专业能力:主要有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三、专业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专业理念方面
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情感关怀的现象;对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难以真正践行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专业知识方面
1.幼儿发展知识掌握不系统,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存在偏差。
2.教育实践相关知识更新缓慢,难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三)专业能力方面
1.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不足,活动缺乏趣味性和适宜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反思与发展能力较弱,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动力不足。
四、专业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一)强化专业理念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
1.加强职前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幼儿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比重,引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重视在职培训: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专业理念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
(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知识储备水平
1.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幼儿发展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等核心课程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搭建学习平台:鼓励幼儿教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三)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教育实践水平
1.开展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增加教育实习和实训的时间与内容,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教学技能;幼儿园为在职教师提供教学实践机会,通过公开课、教学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加强反思与合作:建立教师反思机制,要求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报告,总结经验教训;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建立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1.完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表现、专业发展、幼儿发展等多个维度,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全面。
2.强化激励措施:对专业素养提升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提供培训机会、给予绩效奖励等,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在专业化背景下,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是推动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强化专业理念教育、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建立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化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提升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春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