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大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

作者

杨芸

浙江安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4000

一、引言

山洪灾害,其突发性、快速性、地域性强,经常给城乡居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气候变化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山洪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防范工作更加紧迫和重要。传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法在处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为提升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路径。大数据应用在山洪灾害管理领域,可以全面感知、深度分析、科学预测,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这有助于提高山洪灾害管理效率,从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全。

二、大数据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一)数据来源与类型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来源广泛且类型多样。这些数据包括水文实时监测数据、气象卫星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土壤类型数据、植被覆盖数据,还有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巡查、历史文献资料,可以获取包括降雨量、水位、流量、土壤湿度、坡度、高程、地质构造、人口分布、经济损失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它们在时间维度上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在空间维度上包括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为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撑。

(二)大数据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优势

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优势显著。这些技术可以处理海量数据,突破传统方法在数据量方面的限制。它可以融合多源异构数据,这包括来自不同部门、不同格式的数据,从而构建一个集成化的信息体系。它还能深度挖掘数据内部规律,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识别出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潜在风险因子与关联模式。实时性也是重要优势,大数据平台可以对实时传输的数据进行迅速处理与分析,为预警响应提供及时支持。同时,大数据模拟与预测能力,可以对不同情景下的山洪演进进行模拟,从而提高风险预测的精准度。

三、山洪灾害防控技术与策略

(一)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构建,这需要多维度、实时性的数据支撑。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立体化监测网络。具体而言,构建体系:一是,水文气象站网加密,这可以提升降雨量、水位等数据采集密度与精度;二是,完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这可以实时掌握土壤含水量变化,进而评估潜在滑坡风险;三是,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这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周期性观测,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信息,及时发现潜在隐患点。预警发布,它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模型运算与情景模拟,从而提升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比如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社交媒体,这可以迅速传达给受威胁区域民众和相关部门。

(二)应急响应与管理

大数据在山洪灾害应急响应与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应急响应,重点在于信息的快速获取、分析与决策的科学性。大数据平台可以集成灾情信息、救援资源信息、人员分布信息、交通路况信息,从而形成一张实时动态的应急资源保障图。一是,动态风险区域识别,通过实时气象水文数据与地形模型结合,可以迅速识别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指导救援力量精准投放;二是,救援资源优化配置,大数据可以对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医疗设施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从而提高救援效率;三是,人员疏散预案优化,通过模拟不同疏散路径,结合实时交通信息和人员密度数据,可以制定最安全、最快捷的疏散方案。灾后评估与信息反馈,大数据可以分析灾害损失、救援效果、社会影响,这为后续恢复重建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四、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以我国某山区县为例,该地过去频发山洪灾害,其特点是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个县年降雨量大,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这都增加了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传统防洪手段面临数据获取不及时、风险评估不精准、预警响应滞后等问题。为改变现状,当地政府部门引入大数据技术,建设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平台,旨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这个平台整合气象、水文、地质、人口、经济等多维数据,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测、智能评估和精准预警。

(二)大数据风险评估与防控实践效果

大数据平台的实施带来显著成效。在风险评估方面,平台利用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高风险区域及潜在隐患点,其评估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约 25% 。例如,它能在强降雨来临前,根据土壤饱和度、河道水位、地形坡度等综合因素,提前数小时发出特定村落的洪水预警,为居民转移赢得宝贵时间。在防控方面,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平台可以动态调整水库调度方案,有效削减洪峰对下游的影响。应急响应速度明显加快,平台可以根据灾情实时地图,合理调配救援力量和物资,使得受灾群众的疏散转移和安置更加有序高效,灾后恢复重建时间平均缩短15% 。此外,平台还可以针对性地推送防灾知识,提升当地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这提升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山洪灾害管理,可以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实时监测预警、智能风险评估,这为山洪灾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强大工具。未来,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将朝着更精细的模型构建、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更普及的公众参与方向发展。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情景下的预测能力,深化物联网与 5G 通信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灾情信息共享和溯源方面的潜力,最终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防灾减灾体系,从而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旭廷.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山洪灾害高风险区识别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23.DOI:10.27273/d.cnki.gsajc.2023.000807.

[2]李锐.基于大数据的山洪灾害预警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2.DOI:10.27273/d.cnki.gsajc.2022.000391.

[3]杨子儒,杨淏尘,李善飞.关于山洪灾害数据共享及大数据展示系统的研 究 [J]. 长 江 技 术 经 济 , 2021, 5 (S2):197-199.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865.

[4]张晓蕾,李昌志,孙东亚,等.基于调查评价大数据的全国山洪灾害风险分 区 研 究 [J]. 中 国 防 汛 抗 旱 , 2020, 30 (Z1):61-63.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