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综合护理观察

作者

张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1医院 湖北襄阳 4410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压疮、难愈性溃疡、感染创面、大面积皮损、肌腱外露创面的覆盖,与常规换药方式比较,该技术应用优势明显[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患者因素或操作因素导致感染等不良事件,有研究指出,在负压封闭引流实施期间护理干预具有积极影响,护理干预的应用可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以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2021 年6 月我科51 例拟择期开展负压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对照组别,研究组 26 例,男 15 例,女 11 例,年龄 18-82岁,平均( 43.25±2.11 )岁,对照组 25 例,男 13 例,女 12 例,年龄 20-81岁,平均( 43.25±2.32 )岁,基线资料无差异性( P>0.05 )。

1.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开展方法

将创面的坏死组织与异物彻底清除,清洁创面周围皮肤,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具体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 敷料),依据创面大小对泡沫材料加以修剪,使材料封闭并填充创面,将置入引流管的泡沫置入创面内,为保证创面与材料的贴合,应避免留有死腔,以确保充分接触创面。引流管自创面直接引出,也可自创缘正常组织截空引出,创面使用医用生物半透膜粘贴充分封闭,并以酒精消毒周围皮肤,纱布擦干,使用医用敷料粘贴薄膜与皮肤,检查敷料与皮肤的密合度,避免漏气。以负压连接引流管,维持压力大小在 60-140mmHg ,持续引流 5-7d。

1.3 护理

对照组常规护理,定时观察引流管状态,检查其通透性,避免受压或弯折,指导患者规范饮食,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等。研究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 ① 心理方面: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与患者沟通,患者提出疑问时及时予以解答,站在患者角度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了解患者内心郁结所在,通过开解患者逐步消除患者内心郁结,减轻压力,进而信任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② 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价值,包括减轻痛苦、促进创面愈合等,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3]。③ 注重个体化:重视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依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开展个体化宣教,依据患者性格特点予以心理干预,以获取满意疗效。 ④ 体位方面:四肢创面引流治疗时,使患者保持功能位,略高于心脏水平,若创面在肢体后侧面,需要悬空肢体。躯干引流治疗时,需要防止卧床部位长时间受压,为患者轻柔翻身,防止过多活动[4]。 ⑤ 加强监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发热、创面分泌物过多等征象,应及时抗感染治疗。此外还需指导患者保持创面清洁,有疼痛、异味、分泌物等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⑥ 饮食方面:针对患者的合并症、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导其每日进食丰富的食物,以高蛋白、低糖、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对于高血压的患者, 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必要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以促进肉芽的生长,减少营养不良所致并发症。(2)负压引流护理: ① 负压失效监测:保持负压引流连续性、有效性,医用泡沫出现膨胀时提示半透膜发生的漏气,瘪陷薄膜复原则提示负压失效,需及时处理, ② 引流液及置管监测:负压瓶较创面低约 40-60cm ,利于引流,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引流管妥善安置,避免扭曲和受压, ③ 负压值监测及冲管:巡视病房并观察负压吸引表内的压力值是否处于目标范围,以及时发现漏气情况,每日对吸引管路进行定时冲洗如引流液较为粘稠,则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以保持管路通畅, ④ 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负压瓶引流液的量达到一半以上时,需在负压切断后予以及时的倾倒,避免引流液出现逆行感染情况。 ⑤ 负压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实践护理中发现,血凝块阻塞了引流管或薄膜破损为常见导致负压失效的原因,如为血凝块阻塞因素,应用生理盐水注入引流管,疏通引流管,如为薄膜破损因素,应重新封闭薄膜。时刻关注引流管的通畅情况,确保引流瓶创面略低,如发现引流管发生了扭曲、打折、受压应及时予以解除,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状等。 ⑥ 引流瓶装置更换:以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装置,同时避免引流液的逆行流转,引流管可使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并将负压源关闭,新引流瓶安装后将钳夹松开,负压源打开,维持恒定负压环境观察无漏气即可。 ⑦ 异常情况处置:引流液以暗红色液体居多,一般每日 24h 可引流 20-200ml ,出现大量鲜血应上报医师处理,半透膜内因有少量渗出液或坏死组织残留,可能散发臭味或出现绿脓色、黄绿色、灰暗色等污秽颜色,如检查并非创面坏死组织引起,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优:创面无分泌物,触痛觉完全恢复;良:创面少量分泌物,触痛觉基本恢复;差:创面大量分泌物,触痛觉未恢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 1% )表示,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优率、优良率分别为 84.62% 、 96.1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植皮效果优良率比较 [n%]

3、讨论

与既往的换药、清创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在获得更好效果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于减少创面感染、促进植皮成功均有重要价值[5]。在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过程中,精心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治疗期间该技术对护理人员观察力与责任心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只有充分掌握该技术的护理方法,并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才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在护理措施中,心理护理可以进行健康宣教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认知度。体位摆放和病情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征兆,予以预见性护理,进而保证治疗安全。饮食指导能够保证科学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负压封闭引流护理可以保证护理干预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严格监测引流管和引流液的情况,正确冲管,且能及时汇总负压失效的原因,实现持续性质量改进。本次研究中开展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效果优率、优良率分别为84.62% 、 96.1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分析其原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在治疗期间强化护理服务,以保证引流治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针对患者做好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基础护理,并进一步加强监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够有效减少皮下血肿与创面感染的发生,对于获取满意的护理效果具有积极影响[6]。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提升护理效果、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等,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保证负压引流术的功效,减少负压引流期间的风险因素,进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林丽琼.多元化护理下干预下肢严重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 [J].黑龙江医药,2021,34(2):470-472.

[2]高晓敏.优质护理在急诊损伤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6(4):168-170.

[3]QIU, YU, LI, YANFEN, GAO, BINJU, et 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assisted irrig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space infections in the oral, maxillofacial, and cervical regions[J].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2019,47(5):837-841.

[4]刘燕.人性化 护理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应 用效果分析 [J].智慧健康, 2021,7(25):130-132.

[5]邓洁.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7(3):65,67.

[6]王翠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3):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