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动产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与测绘技术的应用
杨雪芝 陈婷
昆明玄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50000 昆明韬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650000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不动产测绘作为土地、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不动产测绘方法通常依赖于单一类型的测量数据,如地籍测量或工程测量,这些方法虽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需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需求的增加,传统测绘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测绘效率低下、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多测合一的不动产测绘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多测合一是指通过整合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和遥感测量等多种测绘技术和数据源,实现测绘数据的统一和应用。
1 不动产测绘中应用测绘工程技术的常见问题
1.1 测绘数据共性差
测绘数据共性差的问题是当前不动产测绘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在测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数据。此类数据之间存在的重叠部分往往会导致数据冗余、数据精确度较差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存在数据误差。为解决此类数据共性差的问题,就要展开大量的数据匹配工作和降重工作,直接影响了不动产测绘的工作效率。
1.2 测绘技术自动化程度不足
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实际测绘工作中仍旧应用传统的测绘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拉长了测绘项目的开展时间,同样也限制了测绘工作的精度。此类依赖人工参与的传统测绘技术,直接影响了不动产测绘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不动产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与测绘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测绘信息开发与利用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现代化测绘不动产领域带来有效的支持作用。在大量的测绘信息中,大数据技术可为信息的开发及利用提供高效的处理手段,促使信息收集、存储、加工等工作的有序推进。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环节,该住宅项目以无人机为有效载体,在区域范围内落实航测工作。当收集一定的数据后,无人机在实时条件下能够将数据传送至云服务器处,从而实现信息的存储。此外,依托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功能,还可对住宅项目中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展开清晰统计,以便于设计、管理人员在项目中进行空间规划。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对获得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还可搭配应用遥感技术,辅助工作人员分析与处理获得的直观遥感图像,对现场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将在短时间内发出预警信息。
2.2 全流程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深化
全流程数字化平台是多测合一技术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与深化将推动测绘工程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以石家庄市“多测合一”信息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基于 SuperMapGIS 平台开发,实现了测绘项目从委托、生产到成果交付的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构建项目库、成果库、中介库“三个库”,平台打通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等系统的数据通道,实现了测绘成果的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此类平台的建设不仅简化了审批流程,还通过数据赋能提升了测绘成果的利用价值。例如,无锡市“多测合一”管理平台通过“一网受理、一测多用”模式,将测绘时限压缩 45% ,费用降低 34% ,显著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率。未来,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将进一步融合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测绘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分析与安全追溯,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3 网络 RTK 不动产权籍测绘应用
网络 RTK 技术的应用是将 GNSS 定位技术、网络技术等融合应用,并借助 GPS 参考站,是一种创新性的不动产测绘工程技术。与常规的 RTK技术相比,网络 RTK 有着极大的应用优势,能够借助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以及连续运行的GPS 参考站,实现测绘数据的不间断采集和发送。同时应用计算机数据功能,实现对测绘数据的实时差分改正计算,进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动产测绘的需求。在实际应用网络 RTK 技术时,需要明确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同时加强测绘参数管理,以此极大降低测绘数据误差。一般来说,综合应用区域改正数技术、综合误差内差技术、虚拟参考站技术能够做到数据的实时改正计算。当前虚拟参考站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处理技术,综合连续运行的 GPS 参考站以及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测绘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精准模型化处理,进而降低测绘数据误差。
2.3 数据质量的控制
不动产测绘数据关乎国计民生,据统计不动产数据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亿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当前不动产数据在质量控制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不动产数据管理涉及部门多、标准不统一,全国范围内采用的数据标准多达 50 余种,不同部门采集的数据在内容完整度(平均为 85% )、深度(差异达 30% )、广度(覆盖率相差 20% )、精度(相差 0.5~2m2 )等方面差异明显,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完整性难以保证;其次,由于采集方法、工作方式的差异,不同来源、不同时期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更新周期从 3个月\~2 年不等,不同比例尺(1:500\~1:10000)的数据精度也难以统一,数据缺失率达 15% ,冗余率超过 20% ,数据矛盾问题占比 10% 以上;最后,缺乏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仅有 45% 的地区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事后的数据质量检查、数据清洗、成果修复等工作投入大、周期长、效果差,平均每个项目的质量问题修复周期需要 3\~6 个月。
2.4 激光扫描测绘技术
应用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前,需明确项目的测量目标,再对不动产的详细情况进行合理的测量,并依照合适的测量环境与目标来挑选标准的激光扫描器械。测绘人员可以将航空激光扫描仪器、无人机激光扫描仪器、车载激光扫描仪器以及地面激光扫描仪器等引入到不动产的测量工作中。在激光扫描测绘技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收集计划,例如明确测量的范围、规划扫描的路径、规范数据采集的精度、确认数据采集的时间以及布置不同测量位置的控制点等。在运用激光扫描测绘手段期间,需要将激光扫描器械安置在指定的位置,以确保该仪器能够精准地覆盖不动产测量的所有区域,从而增强该项测量工作的完整性。启动扫描仪器之后,要全面地发射激光光束,再接收反射后的激光,并运用该激光来开展物体的扫描工作。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为进一步强化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在不动产测绘工作中要依据不同的不动产测绘项目,选择倾斜摄影测绘技术、手持扫描仪室内测绘技术、网络 RTK 测绘技术,同时建立数据误差补偿模型,提升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实现测绘技术的创新应用与质量控制,有效确保不动产测绘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魏由文.现代测绘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3(09):154-156.
[2]冷辉辉.基于测绘新技术的农村不动产测绘应用对比[J].测绘技术装备,2022,24(04):60-64.
[3] 王 冰 . 测 绘 工 程 技 术 在 不 动 产 测 量 中 的 实 践 应 用 [J]. 居业,2022(0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