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纪检监督在医疗机构服务提升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作者

朱蓉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425000

医疗机构的纪检监察工作近几年不断向纵深发展。根据 202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我国三甲综合医院的病人满意度比去年上升了3.2 个百分点,投诉和及时处理的比率达到了 98.6% ,这是因为加强了纪检监察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嵌入式"监管的方式,把制度规范和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相结合。实践证明,医疗机构的纪检监察工作已由简单的预防和控制转向提高服务效率,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纪检监督在医疗机构服务提升中的作用

(一)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服务公平性

纪检监察通过构建完善的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标准,保证医疗机构的公平公正。湖南一家三级医院的实际情况是,纪委领导制订《临床诊疗行为负面清单》,对 12 种违规情况进行了界定,包括过度检查、分解收费等,并研发了一套能够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进行即时筛选的智能评审体系。由纪检监察干部和临床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以病历抽查和处方点评为主要手段,对高值耗材的使用和抗生素的使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巡视中出现的问题,设立"双反馈"的制度,即下发了相关医疗机构的整改通知书,并在部门一级进行了警示。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了一个滥用支架的现象,纪检部门与各部门的领导进行了谈话,并督促成立一个耗材利用评价小组,使得这个部门的耗材比例大大降低。这样的监管方式不仅能保障病人的权利,也能更好地实现卫生服务的优化分配[1]。

(二)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纪检监察工作要以解决医保领域的痛点、难点为切入点,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手段,提高工作效能。湖南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纪检部门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深入调查,了解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预约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以及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过于分散。纪检监察组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推动医院各科室构建综合技术诊断信息系统,将大型仪器如 CT、 MRI等纳入整合,实行“不留宿”的诊疗规范,并引进了一套电子监督体系,实现了对审核申请、审核预约和审核结果的全程跟踪,并对逾时的节点进行及时提醒[2]。

(三)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患者体验

纪检监察部门把廉政文化的构建贯穿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注重营造人性化的环境。湖南一省属医院率先启动了"清廉科室"建设,将拒绝红包、规范接待等方面的规定纳入 20 个评价标准,并将其与部门的工作业绩相结合。建立医生与病人交流的"双记录"系统,医生要将治疗和交流的具体情况记录下来,病人要同时完成满意度评估,纪检部门要对病人进行定期的调查和走访。为了解决"脸难看"的问题,该院纪检部门在挂号和收费岗位设立了"微笑服务"测评员,并进行了月度"服务之星"评比。在儿科、老年科等专科门诊实施"五个一"温馨服务规范,即一次健康指导、一次出院随访、一次细心聆听、一次用心沟通、一次温暖关爱。通过以上措施,医院的投诉逐年减少了 35% ,而“感谢函”的数量也增加了将近一倍。

二、纪检监督在医疗机构服务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常态化防控体系

湖南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医疗机构构建立体的纪检监察体系,使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到医疗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全省三甲医院“院长接待日”的试行,是指纪委书记和党委书记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集体访视,对病人提出的有关就医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信访工作采取“第一责任人”制度,能够现场办理的马上进行协调解决,需要核实的,做好专门记录,7 个工作日之内将办理情况进行汇报。同时,在医院纪检监察系统中,还建立了“问题线索双向传递”的制度,将其列入“廉政风险点池”进行动态管理。公立医院将接访场所设置在了门诊大堂醒目的地方,并配置专门的记录人员和监测仪器,保证接访的公开、透明。为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挂号难和预约时间过久的问题,市卫健委要求医院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号源配置,使三成以上的专家号在一个统一的预约平台上进行管理。通过“接待—监督—纠正”的闭环工作模式,病人投诉率逐年降低,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通过对“接待日”所收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出《医疗服务廉政风险防控指引》,为今后类似问题的防范工作奠定基础[3]。

(二)深化专项治理,靶向解决突出问题

湖南卫生行政部门将“书记接待日”制度建设,作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一个主要途径,初步建立起了党委和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纪委书记和党委书记每个星期都在门诊大堂设置的接待处,接受群众对看病咨询和咨询的意见。实行“两个人轮流值班”的制度,体现党委的主体责任,强化纪委的监督职责。在接访时,两名书记采用分级处理的工作方式。对于服务态度生硬、收红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纪委书记立即进行立案审查;针对群众的就医过程繁琐、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党委书记当即召开各部门讨论,进行优化。

为保证来访的效果,对问题进行闭环管理。在每一次接待结束后,都要制定《书记督办事项清单》,对办理的部门、限期进行详细的说明。于下星期来访的时候将问题处理情况反馈给群众,同时将问题在本院的政务信息板上公布。这样一种“阳光化”的运行模式,不仅促进问题的解决,也提升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在实施过程中,信访事项由受理申诉逐渐扩展到听取意见,实现了由“错误纠正”到“积极防范”的转变。

(三)推动多元共治,形成监督合力

医疗机构在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方面,着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专责监督,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将“书记接待日”制度化,使纪委书记和党委书记之间的监督责任具体化和常态化。“两位书记”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都会跟医护工作者和病人,面对面地交流医疗服务、药品采购、医德医风等问题。建立“两位书记”的联系机制,不仅表明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高度关注,也是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专业化的有效发挥。

在执行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接收有关廉政风险的举报,对群众反映较大的药品、耗材使用和检查安排进行了专项检查;党委书记在统筹处理体制上的问题,如优化流程,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等。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处理,做到了一般问题现场回答、疑难问题限时解决、重要问题由党委专门研究解决。通过这些举措,医院在推进门诊预约难、检查结果互通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从而实现了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挂钩部门的工作机制,把监督的触角伸向了基层,对医疗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苗头和倾向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检查和整改。这种立体监控系统的建立,使得各种监督的合力共同作用、一起发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纪检监察工作是提高医疗机构整体工作质量的关键。这既可以使医院的诊疗活动标准化,又可以保证医疗质量的公平与安全,使医院的工作更好地开展,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今后,要有充分的信心,通过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与创新,使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为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健康中国”的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刁孟杰.提升监督质效推动公立医院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基于医药领域反腐高压态势视角[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24-27.

[2]刁孟杰.提升监督质效推动公立医院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基于医药领域反腐高压态势视角[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24-27.

[3]夏彩莲,张朝然,梁琴,等.公立医院发挥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合力探究 [J].办公室业务,2024,(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