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磊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 154000
引言
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标作为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衔接纽带,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实践与探究”等新要求[1]。教师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其“问题驱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升课堂整体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研究,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推动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创设探究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创建贴近生活且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促使他们主动探寻答案,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为此教师便应当在具体教学时,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以及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巩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为其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以“折纸”等情境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折纸实验(对折1 次为 2 层,对折2 次为4 层,对折3 次为8 层……)。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对折的次数为x,纸张的层数为y,那么如何运用数学式子来表示x和y之间的关系呢?”以此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此时教师则需要引出指数函数的形式 y=ax a>0 且 a≠1) ,并带领学生来探讨“指数增长”在生活中的案例,如“复利计算”“病毒传播”。以复数计算为例,本金为P、年利率r,学生则需要推导n年后本息和A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不同年限下的本息和,对比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之间的差异,从而深化对指数函数增长特性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数学探究式开展的质量。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设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理念是将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的探索,以培养自身良好学习习惯。为此教师便应当在具体教学时,依据学生能力、性格、兴趣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在互相交流时共同问题,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讲解《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时,可以给出以下问题情境“学校举办运动会,高一年级参加跑步比赛的学生构成集合A,参加跳远比赛的学生构成集合B”。
引导小组学生结合情境完成以下任务:1.用集合语言表示“既参加跑步又参加跳远的学生”“参加跑步或跳远的学生”“参加跑步但不参加跳远的学生”;2.绘制对应的Venn图,并标注各区域代表的含义;3.若已知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探讨如何计算 “参加跑步或跳远的学生总数”。此时小组成员便需要结合对教材中集合知识进行分析,了解集合运算的方法。最后小组学生探究结束后,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答案。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对应的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常运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比如超市购物、门店经营等。教师应当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遵循数学课程的天然特性,从逻辑性和抽象性出发,为学生打造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究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展开分析,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而真正的将数学知识内化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学生学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章节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帆船在风中航行(风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快递员规划配送路线(位移需考虑方向和距离),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中涉及到的量有哪些共同点呢?与所学的数量知识有着怎样的不同?”学生则需要在观察时结合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对向量的定义进行探究,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紧接着学生学习向量加法运算时,可以模拟“快递配送”情境,假设快递员从学校(A点)出发,先前往距离学校 2 公里的超市(B点)取货,再向正东方向骑行3 公里到达小区(C点)送货。班级学生要用有向线段表示快递员的位移,探究从学校到小区的总位移,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时深化对向量运算知识的掌握,提升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互动交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能够最大效果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数学知识探索时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未来教师应当开发出智能化的探究教学活动,精准分析学生学情,为他们推送个性化的探究任务,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蕾.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优化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4,(10):16.
[2]兰琼.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才智,2014,(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