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卷深度剖析与2026年高考一轮复习策略
刘静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江苏省徐州市 221132
一、引言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考试的命题理念与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2025 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看图默写”等创新题型的出现,凸显了“教考衔接”的重要导向。对于 2026届高三学子而言,一轮复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构建“教材-高考-素养”三维连接的系统工程。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 2025 年高考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注重基础考查,着力思维赋能”的解读,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构建更科学、更精准的备考体系。
二、2025 年新高考语文一卷命题特点分析
(一)强化立德树人,注重思想引领
作文题“民族魂”要求考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思考个体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这种命题趋势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品德和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试题中选用老舍《鼓书艺人》、艾青《我爱这土地》和穆旦《赞美》等素材,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二)注重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对字音字形、成语辨析、病句修改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细致。同时,通过设置新题型,如根据剪纸图样解释寓意,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图文转换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文言文阅读中,不仅考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基础,还通过史论题型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
(三)创新试题形式,体现教考衔接
“看图默写”将教材中的经典诗文与图画相结合,如莲花图对应《爱莲说》、舟行山水图对应《赤壁赋》,这一题型既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又考查其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论述类文本采用“问答体”,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教材中的学习任务群紧密关联。
三、新高考下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策略
(一)构建语文知识双螺旋结构
一轮复习的知识储备应建立“纵向深化、横向连接”的双螺旋结构。纵向按教材单元梳理基础,横向打破单元界限,建立主题式连接。建议制作“知识熟练度雷达图”,将语文知识分为基础层(字音字形、成语辨析等)、应用层(文言实词虚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层(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文学类文本的叙述特点)、创造层(情境化写作、跨文本比较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的系统化积累
1.基础知识精准记忆:建立“易错字三维辨析表”,从错别字错误类型、记忆方法、教材出处三个维度辨析易错字。成语学习采用“语境-用法-出处”三联法,结合语境理解其用法。
2.语言表达规范训练:针对新题型加强图文转换能力;整理教材中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进行修辞效果分析;参考真题材料,学习逻辑表达,纠正“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误用”等问题。
3.新题型专项突破:收集整理新题型,如“为图画配古诗文”“双文本对比阅读”等,进行集中训练,总结答题思路和技巧。
四、各模块复习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掌握常见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如总分总、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通过练习,提高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分析能力,学会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社会热点和学术前沿话题,拓宽阅读视野,增强对论述类文本的理解能力。
2.文学类文本:分析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如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写,散文的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行文线索等。注重对文本细节的品味,学习从语言、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作品。加强对各类题型答题思路的总结,如概括题、赏析题、探究题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加强文言文翻译训练,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和句子的通顺。熟悉诗歌的题材分类,如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等,了解不同题材诗歌的情感基调和常用表现手法。掌握诗歌意象的内涵,学会通过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写作
1.立意提升:关注社会热点、时代主题,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使作文立意深刻、新颖。如结合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民生等话题,思考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2.结构优化:学习并运用多种作文结构,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开头提出论点或论题,中间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升华。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
3.素材积累与运用:建立丰富的素材库,包括名人故事、历史事件、时事热点、名言警句等。素材要真实、典型、新颖,运用时要与论点紧密结合,避免堆砌素材。
四、结语
综上所述,2026 年高考一轮复习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关键阶段,通过深入分析新高考语文一卷的命题特点,从心态、时间、资料、知识储备、各模块复习以及考教衔接等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2026 届考生定能在语文复习中稳步提升素养和能力,从容应对高考,取得理想成绩。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注重方法的运用,不断总结反思,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突破。
参考文献
[1]任子朝,陈昂,黄熙彤,等.新高考语文阅读题考查功能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22,193(Z2):5-8+21.
[2]谭祖华.新高考对语文核心素养考查研究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23,000(007):P.120-120.
[3]徐伟. 题关节——新高考背景下对语文阅读教学与解题能力的思考[J]. 明日,2023(3):008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