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

作者

王艳艳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邮编 36200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教学模式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推理,从而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答案,并通过严谨的论证过程验证猜想,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链条。

以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

课堂上,教师先展示一系列不同大小但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抛出问题:“这些三角形看起来有什么共同点?”这一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促使他们运用观察力去寻找答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接着,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奥秘。在第一阶段,教师从直观感受出发,询问:“为什么这些三角形看起来相似?它们的边和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开始思考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引导他们从直观感受向理性思考过渡。进入第二阶段,教师正式告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在第三阶段,教师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问:“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面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这一问题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尝试建立面积与边长比例之间的数学关系。

随后,教师鼓励学生基于已有知识提出猜想。比如,“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比例为2:1,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例会是多少?”为了验证这些猜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形、测量数据等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强调论证的严谨性,要求学生遵循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构建起完整的逻辑推理链条。

此外,为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量旗杆的高度?”通过小组讨论或实验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深化了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培养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不仅传授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

二、融合多媒体资源,培养直观想象力

多媒体技术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当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创设丰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通过动态演示几何图形的变换、空间结构的构建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展示,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据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形象地展示图形旋转过程,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课程开始,教师可以先使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绕某点旋转的过程。通过调整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比如,展示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点旋转 90 、 180 、 270 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每次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变化。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探索欲,教师鼓励学生亲自上手,利用计算机软件自主操作。学生尝试将不同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五边形等)进行旋转,并通过调整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及方向等参数,观察并记录图形变化的规律。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旋转特性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多媒体展示风车叶片的旋转、地球自转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后,设计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旋转原理设计一款独特的墙纸图案?”这些问题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桥梁,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需多元化且注重实效。通过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而多媒体资源的巧妙融合,更是为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这些路径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更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鸾. 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 (13): 76-78.

[2]方娟. 新课标下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J]. 新课程导学, 2019, (2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