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夏福强

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近年来,科技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其是以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为基础点位,通过与网络相连接,实现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之间交互的智能化,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消防监督管理领域,物联网技术也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消防监督管理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消防监督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查和事后处理,效率低下且存在诸多盲点。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消防设施和环境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应用

前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持续地加速,各地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稳步增长。随着建筑功能的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建筑物的防火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建筑消防设备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时代发展之下的一定趋向,在此环境下,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运用探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是以各种先进的信息设备为基础,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与互联网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信息交换。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物物相连”,通过在物品上嵌入微型感应芯片,使物品能自主地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远程控制。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到工业自动化、环境智能监测等领域都有物联网技术的身影。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1]。

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充分发挥消防设施的应用价值,必须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消防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将消防报警主机信息录入云端系统,并设置传感器与探测器等设备,以实现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状态的全面、实时监测。该系统能够及时反馈操作记录、故障情况与火警信号,使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完成监管工作;可以完成维保计划的提醒工作,跟踪维保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智能化生成维保记录,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可以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此外,该系统通过对高层建筑内的各个系统设备进行有机整合,还能实现和监控系统的联动,有效提升火警预判能力,更快更好地作出应急响应,更加高效地完成消防指挥调度工作。

2  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

(1)感知层,作为系统的最底层,感知层负责采集消防装备的各种状态信息。通过部署在装备上的各类传感器和 RFID 标签,感知层能够实时获取装备的位置、使用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为上层提供原始数据支持。

(2)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平台层进行处理。该

层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层还具备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机制,可以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

(3)平台层

平台层是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负责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和分析。该层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分布式处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高效存储。平台层还具备智能算法库,支持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为应用层提供决策支持。

(4)应用层

应用层是面向用户的界面层,根据各行业的发展特性、业务内容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应用层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定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

3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1)建筑身份识别

建筑身份识别板块主要负责对建筑物进行身份识别和信息管理,通过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如建筑结构、用途、面积、消防设施配置等,并将其录入系统。利用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状况,如烟雾浓度、温度、消防设施状态等。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平台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及值班值守人员及时处理。建筑身份识别板块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建筑身份识别板块的技术实现主要依赖于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各类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压传感器等,实时收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相关数据;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消防监督管理平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处理传输过来的数据,提取有用信息,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2)火灾识别预警

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网络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度、烟雾、气体浓度等指标。传感器可以分布在建筑内的各个区域,甚至可以安装在设备和电路板上,系统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模式识别。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系统可以学习火灾爆发时的特征模式,以区分正常情况和火灾事件,这样可以减少误报,提高火灾识别的准确性。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灾识别预警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报警。当系统检测到火灾风险时,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向消防部门、建筑管理人员和居民发送实时警报信息,同时还可以触发其他自动应急措施,如启动喷水系统、关闭通风设备等。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火灾识别预警系统进行远程诊断和维护,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诊断故障原因,并进行远程维护和更新软件程序,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3]。

(3)智能巡检

在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监控中,智能巡检系统主要由智慧用电系统、消火栓信息管理、巡检数据解析和实时巡检展示四个核心模块构成。消火栓信息管理是指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便捷注册,同时可以编辑和整理获取的数据,并将其上传至云端平台。巡检数据解析则是对一段时间内收集的巡检信息进行深度分析,通过设定的参数进行细致处理。实时巡检展示功能展示了消火栓的动态监测情况,并利用 GIS 实现可视化呈现。该系统的运用使消防设施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无缝对接,强化了消防设施与终端设备间的交互,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提升整体自动化水平。

(4)消防空间数据库

消防空间数据库可以整合各类消防设施的信息,为防火监督和火灾应急处置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首先,收集和整理消防设施数据。消防空间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收集各类消防设施的基本信息,如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喷淋系统、灭火器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为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其次,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 GIS、GPS、BIM 等,将消防设施数据与空间位置信息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动态展示、查询和分析。同时,采用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消防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潜力,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该系统有效提升了消防设备的管理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为建筑消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用的持续深化,其在消防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且深入。建议进一步探索标准化、跨平台互操作及智能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以推动消防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韦赞,章一立.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领域中应用的优势与策略[J].国际援助,2023,(35):70-72.

[2]崔彦超.物联网技术在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警戒线,2021,(4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