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史佳佳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摘要:五育融合,既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五育融合终极目标是推动全体儿童发展,幼儿教育是儿童进入教育领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五育融合。本文在五育融合视域下,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分析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五育融合;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五育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环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幼儿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系统教育的开始,《意见》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从五育融合的角度看,幼儿劳动教育并不只是参与具体的劳动实践,要将其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高效融合展开研究分析,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
劳动教育与社会教育密切联系,老师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提高幼儿对劳动的认识,提高劳动教育效率。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首先鼓励幼儿回到家中,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并对他们的工作特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其次,在幼儿园中相互交流,逐一说明家长工作的详细程序,还能用模拟的形式表现。最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或者在确保幼儿的安全的情况下,将幼儿带到周围的街道上,观察各个职业的工作流程。再比如利用二十四节气,引导幼儿进行一系列的种植操作。在春季,带着幼儿进行除草、松土、播种等活动。在秋季,举行收获节活动,组织幼儿收获蔬果,制作美食,爱心义卖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的劳动活动,幼儿可以加深自己的认识,领略到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加强感性思考,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提高劳动教育效果。
二、在劳动教育中渗透智育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智育,通过劳动提高儿童智力、充实儿童体验。通过进行一些劳动实践,帮助幼儿与自然进行接触和实践,激活他们的认知,丰富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制作纸艺、布料和编织小物件等手工课渗透其中,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并获得一些基础的手工技巧。设立“手工制作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动手素材、用具,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展开自主创作,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能够体现幼儿的智慧,也凝聚了幼儿的辛勤劳动成果。再比如组织开展种植活动,在幼儿园设置种植区域,由老师指导幼儿自己动手种植花卉和蔬菜,并定期浇水施肥除草。同时聘请专家到园区进行教学指导,使大家对植物的成长历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动手能力。
三、在劳动教育中渗透美育
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整个进程中,要通过一种无形的方法进行,让幼儿感受到快乐与美好,对此可将美育和劳动教学相结合,比如利用各类劳动活动中的美学机会,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体会到艺术美,并激起他们对艺术美的表达兴趣。例如在春分季节,组织幼儿欣赏油菜花田,在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地里,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所理解的艺术美,比如有些幼儿用绘画表现,有些幼儿用干花标本表现,有些幼儿用泼墨画表现等,最终再进行集中展示与分享,深化幼儿艺术审美体验。
四、在劳动教育中渗透体育
体育运动中包含很多劳动知识,劳动活动更多地也是体育活动,将体能、肢体协调等训练点融入到劳动课程中,使其与体育运动相互补充,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体能素质,促使幼儿保持充足地精神,以积极地面貌投入到劳动活动中。例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使幼儿的各种功能得到全面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洗蔬菜水果、包装糖果等细致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利用手和眼的配合,训练自己的小肌肉,从而推动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另外,也可以通过清扫活动室、种植收获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训练自己的大肌肉,从而推动他们的大动作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活动,引导幼儿在一种主动、愉快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各种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
五、组织教学评估
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评估时,要严格遵循综合性、客观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综合性就是评估包括劳动技能、态度和结果等多个层面。客观性是指评估的结论要客观、公平,不能主观,必须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要做到公平;指导性是指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劳动指导;可操作性就是要对评估指标进行细化。其次,使用多样化评估方法。比如观察与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劳动活动中的行为、态度和技能,评估儿童的劳动状况。比如自我评估,组织幼儿对自己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同伴互评,通过老师的引导,组织幼儿互相评估,提高他们的交流技巧,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比如结果评估,通过对幼儿的劳动结果,例如劳动质量,创造性等评估,对幼儿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比如持续评价,在进行劳动教学时,通过创建劳动作品、劳动记录、评价表等内容的劳动教育档案,持续性地评估幼儿的劳动表现。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在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相互促进、高效融合中,形成的素质教育体系就相对完整,也较为完善。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时,要积极创设和采用新颖的方法,如趣味性劳动教育情景等,这样除了培养幼儿的基础劳动技巧和劳动习惯,还能增强体质、培养品德、发展智力,甚至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要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和老师们都要对有关劳动的知识进行更多的宣传和指导,让父母们对此有更多的关注,还要增加幼儿园劳动教学设备投资,给幼儿创造更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潇颖.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五育融合教育的渗透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14): 138-140.
[2]王丽萍.“五育融合”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4 (19): 42-43.
[3]石太琴.五育融合背景下乡村幼儿田野劳动教育模式探讨[J].智力,2024(22): 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