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田士成
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引言: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艺术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不仅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文化、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亟需从理念更新、方法优化和课堂结构重构等方面入手,探索更加契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的教学路径。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展开系统分析,力求为一线教学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往往借助意象和象征表达作者的情感与哲思。这种高度浓缩的语言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虽未直接描绘战争场面,却通过夸张手法激发读者对历史事件的联想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构建诗境画面,从而有效锻炼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道德情操,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苏轼《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展现了面对人生困境时从容不迫的态度;杜甫《登高》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情怀,则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度解读,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与胸襟,还能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讲究音韵美、意象美和情感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理想载体。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一幅静谧优美的自然画卷,使人在朗读中感受节奏之美,在赏析中体会意境之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特征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古典文学的审美判断力,从而提升整体的文化品位。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古诗词鉴赏涉及语言理解、逻辑推理、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哲学和艺术常识,才能准确把握诗意。此外,鉴赏过程中的讨论与写作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使其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核心思想。当前部分教师仍停留在“逐字翻译—讲解主旨—背诵记忆”的机械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
为此,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文本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强调“读懂”与“共鸣”的统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与时代背景进行个性化解读,避免将单一标准答案强加于人。同时,应重视跨学科整合,将历史、美术、音乐等内容融入教学设计,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二)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在古诗词课堂中,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做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例如在教授李清照《声声慢》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传达的情感层次,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进行改写或创作短剧,从而加深对词人心理状态的体悟。此外,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多元观点,尊重其个性表达,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自主建构中获得成长。
(三)注重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讲授法虽具系统性,但在激发兴趣和拓展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必须不断探索适合当代高中生认知特点的新方法。首先,可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还原诗歌场景,增强感官体验。其次,可开展项目式学习,如围绕“唐诗中的边塞题材”设计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展示成果,提升其信息处理与学术表达能力。再次,可设置比较阅读任务,如将杜牧《泊秦淮》与刘禹锡《乌衣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现象的态度差异,进而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还可借助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实现从课堂学习到生活应用的延伸。
三、结语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一项兼具文化传承与能力培养双重使命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影响其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人格修养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固有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深度思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最大化,让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 李慧.汉字文
化,2024(16)
[2]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 李德贤.基础教育论坛,2024(13)
[3]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以《短歌行》为例[J].
赖群.教育界,2024(16)
[4]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陈威行.家长,2023(34)
[5]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与对策[J]. 王芳.中学语文,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