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期洪水风险预警与应急调度研究
杨宇
身份证号:510304198208110531 6140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保障能源供应、改善水资源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通常选址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流、湖泊等,这些地区不仅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带,尤其洪水灾害时常威胁着施工过程的安全。洪水的发生不仅会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和建筑材料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资金损失甚至工程无法按期完成。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识别洪水风险并有效应对,成为当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传统的洪水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的需求。因此,建立洪水风险的预警系统和科学合理的应急调度机制,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应对洪水风险的关键措施。
一、洪水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洪水风险的识别是应急管理的基础。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包括地形、气候、降雨量、水位、流速等数据。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结合区域气象与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施工期内可能发生的洪水类型及其发生频率。例如,某些区域的洪水多为暴雨型,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受到上游水库泄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区域水文气象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洪水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施工现场的防洪设施,如河堤、排水系统等,也需要在风险识别中得到充分考虑,评估这些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洪水过境能力。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构建出施工期的洪水风险评估模型,为洪水预警和应急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洪水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应用
洪水预警机制是降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期洪水风险的有效手段。现代洪水预警体系依赖于气象预测与水文监测技术的进步。通过气象部门提供的短期天气预报、降水预测以及实时水文数据,结合水库、水闸等设施的水位监控信息,可以建立起实时监控系统,对洪水的发生进行预测和预警。预警机制通常包括三级预警体系:一般预警、较重预警和严重预警。每个预警级别对应不同的应对措施与调度方案。当洪水预警等级较高时,施工方可以提前进行防洪准备,包括加固施工现场的防洪设施、调整施工计划、安排人员撤离等。此外,借助先进的水文数值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实现对洪水风险区域的精确划定,并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当洪水发生时,预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及时发布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有效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三、洪水应急调度的优化方案
洪水应急调度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期应对洪水风险的核心内容之一。洪水发生后,施工方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采取有效的调度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施工设备保护和资源合理配置。首先,应急调度需要依赖于清晰的指挥体系和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洪水发生前,施工方应当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指挥层级与责任人,确保信息流畅传递与调度高效。其次,应急调度过程中需要根据预警等级与实时洪水数据,调整施工人员的分布与作业内容。对于风险较高的区域,应及时停止施工,疏散人员和设备;对于相对安全的区域,可以通过调整施工进度和工作量来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应急调度还应包括对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救援物资的准备、抢险设备的调度以及周边资源的支持。在实施应急调度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资源调度与灾后恢复,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资源使用效率。
四、洪水灾后恢复与评估
洪水发生后,施工现场的恢复工作同样至关重要。洪水过后,施工方需要对洪水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合理的恢复方案。首先,应进行灾后评估,检查工程结构、设备设施、人员安全等方面的损失情况,对受到损害的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其次,灾后恢复过程中,应及时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合理安排恢复期内的工作任务与资源配置。此外,洪水灾后恢复还需要考虑到与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协调,避免恢复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最后,通过对灾后恢复的总结与反思,施工方可以进一步优化洪水应急预案,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应对提供宝贵经验。
五、结论
随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期洪水风险的日益增大,建立科学的洪水风险预警与应急调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洪水应急调度的优化方案,依托清晰的指挥体系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洪水灾后的恢复工作,不仅要考虑工程进度和资源调度,还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期洪水风险的预警与应急调度研究,既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洪水风险的应对措施将更加智能化与精细化,有助于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覃立宁,陶俊杰.智能化技术在防洪排涝泵站改造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水利学会,西安理工大学.2024 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一分册).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24:370-374.DOI:10.26914/c.cnkihy.2024.070375.
[2]吴增光,刘浩.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管理措施探究[C]//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161-164.DOI:10.26914/c.cnkihy.2024.049126.
[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土建技术监督标准化手册及冀北地区典型案例汇编[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4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