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实施对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张恩禄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团结小学 16265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新方向。符号意识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构成,对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举足轻重。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究如何强化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当下数学学习成效,更对其未来数学学习及思维发展意义深远。

二、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现状剖析

2.1 学生符号理解与运用的不足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抽象数学符号理解存在困难。在运算符号学习中,部分学生仅知其形,不解其意,导致运算时频繁出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具体情境转化为符号表达式,无法灵活运用符号进行思考与推理。例如,面对行程问题,学生很难正确用符号表示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2 教师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局限

一些教师在符号教学中方法传统,多采用灌输式教学,直接讲解符号含义与用法,未充分引导学生经历符号抽象过程。在教授 “ + ”“-” 符号时,未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其意义,导致学生对符号理解浮于表面。部分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2.3 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制约

学校数学教学环境对符号意识培养支持不足,缺乏展示数学符号发展历程与应用的文化氛围。数学实验室、数学文化长廊等资源匮乏,学生难有机会深入接触与体验数学符号魅力。教学资源单一,多依赖教材与练习册,多媒体资源、数学软件等运用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符号学习体验。

三、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影响

3.1 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符号意识培养中,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理解。教师需设计丰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思考中感悟符号意义与价值,如通过摆小棒理解加法符号含义,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符号知识。

3.2 教学方法的革新

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符号教学中单一、刻板的模式,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和运用符号。例如在教学货币符号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认识 “¥”“\$” 等货币符号,理解它们在价格标签上所代表的意义,从而将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探究式教学也是新课标所推崇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与符号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让学生在探索符号规律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运用符号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3.3 教学资源的拓展

新课标实施后,对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学校和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和教具,而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符号教学。网络资源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数学动画、在线课程等资源,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符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用动画展示 “ π ” 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中的应用过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也成为拓展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中与符号相关的故事融入校本教材,如介绍 “0” 这个符号的产生历程,让学生了解符号的发展背景,激发学生对符号学习的兴趣。此外,很多学校开始建设数学实验室,配备各种数学软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操作软件,进行符号的模拟运算、图形绘制等活动,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使符号学习更加生动、高效。

四、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提升策略

4.1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符号教学效果

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将符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符号的意义。比如在认识数字符号时,教师可以展示日历、时钟、温度计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上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字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有的表示顺序,有的表示数量,有的表示温度,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字符号的功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符号相关的游戏,如符号接龙、符号配对、符号猜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符号,增强符号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不断提升运用符号的能力。

4.2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符号教学能力

教师是符号教学的实施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效果,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符号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应组织针对新课标的专题培训,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明确符号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培训内容应涵盖符号意识的内涵、符号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符号教学评价等方面,同时邀请在符号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开展讲座,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参考。此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让教师们分享自己在符号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符号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确保符号意识培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4.3 丰富教学资源,助力符号意识培养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有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为符号教学提供充足的支持。首先,学校可以构建一个符号学习资源库,组织教师收集和整理与数学符号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故事等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涵盖符号的起源、发展、应用等多个方面,供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调用,也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开发符号主题的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系统地介绍各种数学符号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全面了解符号的知识,激发学习符号的兴趣。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推荐优质的数学学习网站和 APP,这些平台上通常有丰富的符号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练习和游戏,拓宽符号学习的渠道,从更多维度来认识和运用符号。

五、结论

新课标实施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带来新契机与挑战。通过剖析现状可知,当前在学生、教师及教学环境资源方面存在不足。而新课标在教学理念、方法与资源拓展上的变革,为改进提供方向。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与丰富教学资源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为其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尤中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J].学苑教 育,2025,(20):19-21.

[2]黄坤寿.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 算,2025,(20):94-96.

[3]钟永华.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中 英文),2025,11(1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