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李洪卫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121000
引言:目前,随着我国矿石开采行业的飞快发展,让地质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不管是在地形地貌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断层地质调查,还是在矿石质量分析与环境监测等环节中,地质分析的应用都发挥重要价值和意义,各个环节都非常关键。在科学进行地质分析后,最大程度上确保矿山安全,具有高效性、可持续性开发优势,是矿石开采行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地质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中的前期应用要点
(一)分析地形地貌
通过对矿石开采区域地形地貌的分析,有利于明确矿石开采区总体布局、开才规划等情况。比如,通过对矿区山脉、河流与山谷等地貌特征的掌握,就可以合理规划原数线路,防止由于地形原因对开采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减少安全隐患。因此,在把握地形地貌后,提高矿石开采顺序、方式的安排合理性、有效性。如果在一些地势较高位置进行开采,通过设置通风口,降低问题发生概率。以矿山隧道工程为例,地形地貌的差异,会对隧道设计、施工产生很大影响,像一些高山地区,隧道需穿越复杂地质构造。然而,在平原地带,设计和施工相对简单。在实践调查过程中,主要收集资料有工程地质情况、隧道温度、地形地貌资料、地质测绘和降水,同时也要全面了解地震历史与周边环境资料。这一分析过程,重点调查步骤就是详勘、踏勘和初勘。
(二)分析断层
众所周知,断层属于矿山开采期间特别关注的地质构造。当对断层位置与规模有清晰、准确确定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山开采安全性、高效性。比如,在实际开采阶段中,如果遇到没有探测到的断层,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塌方安全事故发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后果。同时,这一事故发生,也会延误工期,增加企业经济成本。从近些年来矿石开采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塌方事故都是由于断层分析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断层地质的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作业前要尤为关注。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主要调查内容如下:
(1)明确矿山工程中断层的准确位置,分析断层中破碎带宽度、长度,了解破碎带周边围岩状态;
(2)注重对设计图纸中会发生较大规模断层遗漏问题的排查,让断层位置标示更加精准,并提高勘察、测量工作的及时性,针对遗漏位置进行有效分析;
(3)重点查看断层中是否有岩石组成、含泥量等情况,进一步明确断层构造岩结构;
(4)分析断层中有无泉水出露点,如果有,就细致分析泉水性质、分布特点,进而判定用水状况。
在上述调查环节中,需要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式:
(1)直接观察法,一般是从外到内查看断层位置自然迹象,属于基础性与有效性的方式;
(2)走访调查法,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问,掌握矿山开采工程施工路段地质信息;
在这两种方式运用后,如有发现断层,就沿着断层走向找到断层破碎带的露头,并结合地表地质、水文观察结果,采取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地质填图方式,根据地质投射法精准测量出断层宽度数值。
(三)分析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和矿石开采安全性、可行性有很大关系。比如,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很有可能发生矿井涌水问题,进而淹没开采区域,对开采人员生命安全、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掌握含水层分布情况后,帮助相关人员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科学设计,避免发生安全意外。另外,矿山隧道工程开采,水文地质也会对隧道整体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期间,利用水文地质遥感探测技术,根据遥测影像原理,进而推测出探测位置地下水质情况,让相关调查人员有效规避一些不良水文地质位置。不过,针对调查人员,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具有结合数据进行精准判断的能力。
二、地质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中的中期应用要点
(一)分析岩石土壤物理性质
岩石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为矿石开采工程作业水平的提升带来很大帮助,像在开采设备选择与开采工艺制定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根据岩石密度与硬度性质,确定使用哪种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工具设施。
基于物理勘查方式,主要使用了浅层地震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法,具体应用要点如下:
(1)浅层地震法的运用,和发射波技术、折射波技术有关,在实际运用期间不会花费很多成本,并且精确度很高,充分满足了矿石工程地质勘察需求。同时,这一技术的运用,引进浅层地震仪,测量出岩石、土壤物理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反馈出来,通过针对性与全面性分析,进一步得出地质条件结论。
(2)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采用地质勘探的方式,分析出岩石、土壤导电性情况,根据不同岩土在电流作用下出现的传导性状态,了解获取的传导电流分布信息,进而对地质进行全方位的勘测,为后续实际开采提供有价值资料参考。
(二)分析地层受力
通过对地层受力状况的分析,是矿石开采期间对矿山稳定性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让地层受力发生相应变化。在此期间,需使用针对性、专业性支护措施加以防护,避免矿山塌陷,引发严重的安全危险。一旦地层受力分析不全面或者不准确,都会引发支护不当或者过度支护等问题,进而增加开采经济成本同时,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
三、地质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中的后期应用要点
针对地面塌陷之类的地质问题,需要进行后期的分析与预防。当矿石开采任务完成后,很有可能出现地面塌陷或者地层沉降的地质问题,为矿石开采工程行业稳定发展带来很大阻力。所以,地质分析工作非常有必要,通过事前预测会发生的问题,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避免后续开采期间没有可靠方式解决。比如,检测开采区域,时刻观察地层变化动态,并分析这一变化趋势,运用填充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地面塌陷带来的影响。
正式进行矿石开采期间,如果发生深度坑体情况,就有可能造成地面塌陷或者沉积。这类地质问题的解决,最好运用底部填充技术。当在标准比例下时,运用矿石开采区域周边矸石、粉末粉煤等介质,对矿山进行高压灌注,防止资源损耗同时,也可以对膏体进行有效填充。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中,首先拆除液压支架上掩护斜梁,运用水平短梁替代斜梁,进一步增加填坑面积,将填充物直接灌入到矿坑中,并运用固化技术,预先分配填充空间,呈现理想的预防状态。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矿石开采工程市场竞争实力,将地质分析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提高开采效率同时,保护开采过程人员安全,避免威胁到周边生态环境,确保矿石开采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党录军. 浅析地质分析在矿石开采工程中的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2023, (14): 35-37.
[2]彭雪,李晓峰. 邵阳县马家冲矿区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工程技术研究, 2021, 6 (1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