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作者

张家齐

372325198610054811

摘要: 本文聚焦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深入剖析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及其内在关联。详细阐述施工各阶段质量管控举措,涵盖施工前准备、施工材料设备把控、施工工艺监督等;同时解析安全管理策略,包括人员安全教育、施工现场风险防控、安全制度落实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成效,探讨现存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优质的建筑工程不仅能满足人们居住、工作、休闲等多元需求,更是城市形象与社会稳定的坚实保障。然而,施工过程复杂多变,涉及众多环节、人员与技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质量缺陷或安全事故。因此,强化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任务,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

1.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施工团队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会审施工图纸,深入排查设计瑕疵,如尺寸标注矛盾、结构节点不明等问题,确保设计精准无误。同时,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让一线工人明晰操作要点,避免盲目施工。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依据工程规模、特点与现场条件,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规划施工流程、资源调配、进度安排。明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制定针对性质量保障措施,为施工有序推进、质量达标奠定基础。

(二)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1.材料采购与检验

建立严格材料采购制度,优选信誉佳、质量优的供应商,确保材料来源可靠。材料进场时,依据规范严格检验,查验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对钢材、水泥、砂石等关键材料抽样复试,不合格品坚决退场,杜绝质量隐患源头。

2.设备选型与维护

根据施工工艺需求,合理选型机械设备,确保性能匹配、运行稳定。如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选用大功率混凝土泵车与布料机协同作业。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检查机械性能、易损件磨损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保障施工连续性与精准性。

(三)施工过程质量监督

1.关键工序旁站监督

对混凝土浇筑、桩基施工、防水工程等关键工序,安排专业质检员旁站监督。实时检查施工工艺执行、材料配比、成品养护情况,发现问题即刻纠正,确保每道关键工序质量过硬。

2.质量巡检与整改落实

成立质量巡检小组,定时巡查施工现场,全方位检查施工质量。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详细记录,签发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期限与标准。跟踪复查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确保质量问题不遗留。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一)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1.入场安全教育

新工人入场时,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涵盖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置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提升工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2.持续培训与技能提升

依据施工进度、工艺变化,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如高处作业安全培训、特种设备操作技能培训等。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形式,强化培训效果,让工人熟练掌握安全技能,适应施工需求。

(二)施工现场安全防控

1.安全防护设施设置

在临边、洞口、高处作业区域等危险部位,规范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脚手板等防护设施,确保防护严密。对深基坑、高支模、塔吊等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防护方案,落实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措施。

2.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规范施工现场用电线路敷设,采用 TN - S 系统,做到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定期检查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绝缘性能,防止触电事故,保障用电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构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格局。

2.安全检查与奖惩机制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项目自查、企业巡查、政府督查相结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严肃整改。设立安全奖惩制度,表彰奖励安全工作突出团队与个人,惩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城市高层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地上 30 层,地下 2 层,施工场地狭窄,周边环境复杂,质量与安全管理挑战巨大,需确保工程如期交付且质量优良、安全无事故。

(二)实施过程

1.质量控制

施工前,组织 3 轮图纸会审,解决设计问题 50 余个;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 20 个质量控制点。材料采购严格把关,进场检验合格率 98% 以上;关键工序旁站监督 100 余次,质量巡检发现问题 300 余个,整改率 100%。

2.安全管理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 500 余人次,持续培训 10 余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规范设置,深基坑、塔吊等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有效;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安全检查发现隐患 200 余个,全部整改,实施奖惩 30 余次。

(三)成效展示

该项目竣工后,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合格率 100%,获评优质结构工程;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0%,提前 1 个月交付使用,赢得业主赞誉,为同类项目提供成功范例。

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现存挑战

(一)管理理念滞后

部分企业重进度、轻质量与安全,盲目赶工,压缩质量管控与安全保障环节时间;管理层对新技术、新规范敏感度低,沿用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制约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未接受系统专业培训,质量意识、安全技能匮乏;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缺乏统筹协调、风险预判能力,难以有效落实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六、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挑战的策略

(一)更新管理理念,强化顶层设计

企业高层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理念,将质量安全纳入战略规划,加大资源投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如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 18000,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针对一线工人举办技能培训、夜校课堂,提升实操能力与质量安全意识;对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

七、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贯穿施工全程。唯有精准把控质量要点、筑牢安全防线,结合实例总结经验,攻克现存挑战,持续优化策略,方能铸就高质量、高安全性建筑工程,推动建筑行业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伟.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24(7):85-86.

[2] 孙坚.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8).

[3] 邓开发. 建筑工程中机电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 工程与建设,2024,38(2):484-485,488. DOI:10.3969/j.issn.1673-5781.2024.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