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丽君,扶桑泉水
温特 徐英锦(通讯作者)
延边大学
一、引言
中国传奇女歌手邓丽君与日本殿堂级摇滚乐队 ZARD(主唱坂井泉水)均是其本国 2000 年以前唱片总销量最高的女性艺人(含女性主唱乐队)。她们的音乐生涯虽短暂却如昙花般明艳。2025 年恰逢邓丽君逝世 30 周年和 ZARD 出道 35 周年,具有特殊纪念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邓丽君日文歌曲与 ZARD 歌曲歌词的语言特征,并探究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及背后的时代动因。该研究期望为理解特定时期两国的社会背景提供新的视角,并深化对两位标志性歌手作品内涵的解读。
本研究的语料选自专辑《君天籁之音 101–邓丽君 65 年纪念》(2018)第四辑所收录的 17 首日文歌曲(以下简称“邓丽君歌曲”)和专辑《ZARD Best Request \~ 35th Anniversary\~》(2025)所收录的 35 首歌曲(以下简称“ZARD 歌曲”)。
现有文献均聚焦邓丽君和 ZARD 单方研究,但双方对比研究及歌词与社会关联的探讨较少,尚处于上升期。
二、邓丽君和 ZARD 歌曲歌词的语言表现
通过统计文本的高频词汇,可以把握文本的主旨内容。而由于日语黏着语的语言特点,虚词大量使用,而虚词不表示具体含义,只表示语法意义,因此统计高频实词前 20 名。只在邓丽君歌词高频实词出现的是:「愛」「恋」「香港」「駄目」「いい 」「女」「ひとり」「春」「行く」「それ」「胸」「街」;只在 ZARD 歌词高频实词出现的是:「君」「今」「時」「日」「もう」「自分」「好き」「見る」「ずっと」「夢」。
人称代词方面,二者高频实词前 20 名都出现了「あなた」,邓丽君歌曲中的「あなた」常与「名前」「香港」这两个具象名词,及「もちろん」这个副词共现,ZARD 歌曲中的「あなた」则只常与助词「の」搭配。
主题题材层面,本研究参考平山岡 (2014) 对 ZARD 乐队全部歌曲(155 首)的分类体系(包含打气型、友情型、恋爱型),据此对邓丽君歌曲进行划分。结果显示,恋爱型歌曲在两人作品中均占主导地位;但在打气型歌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邓丽君的歌曲中未出现此类型,而 ZARD 则包含 3 首此类作品。
三、邓丽君和 ZARD 歌曲歌词的社会具象
音乐能否融入日常生活,本质上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这一社会视角的音乐解读可追溯至 Weber 的社会学奠基研究(Weber, 1921),而热门歌曲的歌词特征恰为分析其时代社会现实提供了切入点。
3.1 邓丽君歌词中的社会现实反映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革。公众对休闲活动的日益重视,标志着社会闲暇生活合法性的恢复,社会交往中原先浓厚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其内涵得到深化。与此同时,家庭生活也受到更多关注。生产力的解放极大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场改革重塑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这体现在闲暇活动、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等多个层面,更表现为价值观的转变与国民素养的提升。改革开放打破了过往单调划一、压抑个性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生活向多元化发展(方可,2012)。
这种积极向上的社会现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与邓丽君的『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1986)所传达的浪漫主义情感完美契合。
3.2 ZARD 歌词中反映的社会情绪
自 1990 年起,受《广场协议》、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及市场投机活动的共同催化,日本泡沫经济走向破灭,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1987-1990 年,日本年均 GDP 增长率达 5.1% ;而1992-2021 年骤降至 0.69‰ 。股价暴跌大幅推高债券或银行融资难度与成本,企业被迫转移海外,引发国内劳动力过剩(館龍一郎,石弘光,周学,1993)。消费方面,东洋经济《统计月报》(1992 年 8 月)数据显示,1991 年后,精神享受类高级消费明显受抑。社会心理显著逆转,自杀率攀升。日本警察厅统计显示,自杀率自 1991 年起持续上升;叠加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当年自杀人数由约 2.5 万人骤增至 3.5 万人的历史峰值。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社会整体呈现消极倾向;然而,文艺领域却呈现出悖论性繁荣。彼时的日本社会饱受信心危机困扰,因此国民对精神激励的渴求空前强烈。这反映在音乐产业:90 年代 CD 总销量及百万单曲数量(182 首)剧增(Oricon 数据),音乐审美从柔美哀婉的恋爱歌转向充满力量的打气歌(《MusicStation》调查)。
而屡获“日本第一打气歌”称号的 ZARD 乐队销量最高单曲『負けないで』(《不要认输》,1993)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歌曲起始于恋爱叙事,继而转向鼓舞主题,副歌部分更以直白的“不要认输”点题,整首作品逻辑流畅且富有感染力,配合流行摇滚曲风与坚实的鼓点,以相当明快的节奏一气呵成,深刻契合了时代情感。彼时的日本社会深陷强权政治、经济衰退与结构性问题的泥沼,泡沫经济破灭引发的自杀率急剧攀升构成了沉重的社会背景。而 ZARD 乐队的作词者兼主唱坂井泉水站在这个失去信心的国家中央,以一首『負けないで』,如同一束暖光,直接照亮了这个被黑暗笼罩的社会,ZARD 也由此正式成为日本殿堂级摇滚乐队。歌词通过失恋故事表象,实际传递出“永不言败”的核心信念。直至今日,这首经典之作仍被广泛传唱。
四、结语
本研究综合运用量化和质性方法,分析邓丽君与 ZARD 歌词的语言特征及映射的社会背景。研究发现,邓丽君爱情主题歌曲的流行度高,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民众精神需求提升的社会风貌;ZARD 励志型歌曲的风靡,则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高压心态及民众渴求精神激励的心理密切相关。
但本研究尚存在若干局限:其一,“大热歌曲”界定标准待完善;其二,部分相关社会要素未及讨论。这些问题期待后续研究深入解决。
参考文献和网站
[1]张海鸥,满月,时鑫.邓丽君演唱唐宋词研究[C]//中国词学研究会.第十届中国词学研究会年会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词调词体集).中山大学;中华诗教学会;广州软件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2022:321-332.
[2]顾楠华.传统与现代——邓丽君歌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影剧新作,2015,(Z1):188-191.
[3]侯平.论邓丽君唱词中的“郑风”传统与家国观念[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01):41-45.
[4]方可,李学林.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探索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J].探索,2012,(05):14-17.
[5]館龍一郎,石弘光,周学.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影响[J].经济学动态,1993,(09):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