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的应急报道能力与心理调适
毕雪
吉林日报社
一、引言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特点,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这些事件往往会对社会秩序、公众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传播至关重要,而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其应急报道能力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的稳定。同时,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环境复杂、危险,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好心理调适对于记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也极为重要。因此,研究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的应急报道能力与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应具备的应急报道能力
(一)快速反应与信息捕捉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突然,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赶赴现场。这就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判断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新闻价值,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在现场,记者要能够快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事件的进展情况、伤亡人数、救援情况、公众反应等。要善于从混乱的现场中发现关键线索,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获取准确信息,为后续的报道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判断与客观报道能力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往往纷繁复杂,甚至存在虚假信息和谣言。记者需要具备准确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实和甄别,避免传播错误信息。同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不受个人情感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全貌。在报道中,要尊重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事件的影响,为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事件。
(三)多渠道沟通与协调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涉及多个部门和群体,如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受害者及其家属等。记者需要与这些部门和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支持。与政府部门沟通时,要了解政府的应对措施和工作进展;与救援队伍沟通时,要掌握救援的最新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与受害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尊重他们的感受,获取真实的信息。同时,记者还要善于与同行进行沟通和协作,共享信息资源,提高报道的效率和质量。
(四)适应不同环境的技术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传播技术和设备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记者需要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技术运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摄影、摄像设备、卫星电话、网络传输设备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如自然灾害现场,设备可能会受到损坏,记者要能够迅速排除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平台,及时发布现场信息,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原因
(一)面临的心理压力
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往往会面临多种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内疚等。在危险的现场,记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产生恐惧心理;面对大量的伤亡和破坏场面,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焦虑;长时间的
高强度工作和紧张的氛围,可能会导致记者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因为报道不及时或不准确而给公众带来不良影响,记者可能会产生内疚心理。这些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会严重影响记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二)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现场环境的危险性: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往往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地震、疫情等,记者在现场工作时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是导致记者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作任务的繁重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需要记者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如采访、写作、编辑、传输等,工作强度大、时间紧,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记者身心疲惫,产生心理压力。
信息处理的复杂性: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量大且复杂,记者需要快速处理和判断各种信息,同时还要应对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这会增加记者的心理负担。
社会期望的高压性:公众对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报道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及时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这种社会期望会给记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担心自己的报道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四、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自我调适方法
合理宣泄情绪:记者在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宣泄,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倾诉,或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释放压力。
调整认知观念:记者要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增强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因为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而过度自责。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记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休息。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应对心理压力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二)外部支持方法
单位提供的心理辅导:新闻单位可以为记者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定期组织心理培训和讲座,帮助记者了解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和调适方法。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结束后,及时为记者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同事之间的互助支持: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在工作中共同分担压力。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感受,能够让记者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减轻心理负担。
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社会各界要理解和支持记者的工作,尊重记者的劳动成果,不要对记者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增强记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五、结论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的应急报道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至关重要。记者需要具备快速反应与信息捕捉、准确判断与客观报道、多渠道沟通与协调、适应不同环境的技术运用等能力,以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同时,记者也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适,通过自我调适和外部支持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记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应急报道能力和心理调适水平,以便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公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