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托珠单抗对比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的疗效与机制分析

作者

邹鸿运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 肾内科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为 0.5%-1% ,我国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1]。其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不仅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还会引发多系统损伤,其中肾损害是常见且严重的关节外表现之一[2]。据统计,约 30% 的 RA 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RA 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使得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等浸润肾脏组织,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肾脏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失衡,像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 )和白细胞介素-6(IL-6)过度表达,在 RA 肾损害进程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3]。目前,生物制剂为 RA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针对 RA 肾损害的治疗药物对比研究较少。托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作为常用生物制剂,探究二者治疗 RA 肾损害的疗效与机制,对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5 年 1 月-6 月期间收治的 26 例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 例)和对照组(13 例)。观察组年龄/平均年龄 42-78/59.45±8.54 (岁),对照组年龄/平均年龄 41-79/59.61±8.59 (岁)。两组患者年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 分组与用药:将 2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托珠单抗)和对照组(阿达木单抗),每组 13 例。观察组给予托珠单抗静脉输注,剂量 8mg/kg ,每 4 周 1 次;对照组给予阿达木单抗皮下注射,每次 40mg ,每 2 周 1 次。两组均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每周 7.5-15mg ,疗程均为 24 周。

2 操作规范:托珠单抗输注前需稀释,首次输注时间 ⩾60 分钟,耐受后可缩短至 30 分钟;阿达木单抗注射部位选择腹部或大腿外侧,轮换注射点,避免红肿硬结处。

3 注意事项:治疗前筛查结核、肝炎等感染及肝肾功能,排除用药禁忌。治疗中每 4 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感染(如发热、咳嗽)及过敏反应(如皮疹)。若出现严重感染或过敏,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托珠单抗需监测血脂,阿达木单抗注意注射部位护理,避免搔抓。

1.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反映肾功能)、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肾损害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清 IL-6、TNF- α 水平(反映炎症程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分析

处理数据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行 χ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 χ2 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 71.25±9.28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0.32±0.19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 27.28±8.32 )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TNF-∝ ( 21.18±6.02 )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pg/mL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症为核心的自身免疫病,全球发病率 0.5%-1% ,我国约 0.42% 。其关节外损害中,肾损害发生率约 30%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肌酐升高,病理类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等,严重者进展为肾衰竭,是 RA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A 肾损害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因子失衡密切相关[4]。其中,IL-6 和 TNF- ∝ 是关键驱动因子:IL-6 促进 B 细胞活化产生自身抗体,加重免疫复合物沉积;TNF- α 激活炎症通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二者共同加剧肾脏损伤。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 ),表明托珠单抗与阿达木单抗均能改善 RA 肾损害。但观察组血清肌酐(下降幅度更大)、24 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 ρP<0.05 ),提示托珠单抗对肾功能的改善更优。这可能因 IL-6 在肾损害中作用更直接,托珠单抗阻断 IL-6 受体后,更有效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及系膜细胞增生。炎症因子层面,观察组 IL-6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 TNF- α 下降更明显( ρP<0.05 ),与药物靶点一致:托珠单抗特异性抑制 IL-6 信号,阿达木单抗靶向阻断 TNF- ∝ ,印证二者通过调节相应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综上,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 RA 肾损害( ρP<0.05 ),但托珠单抗在肾功能改善上更具优势,为临床治疗 RA 肾损害提供了用药参考。未来需扩大样本量,探索长期疗效及联合用药方案,以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植,林鑫,邓翼遥,等. 托珠单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并冷球蛋白血症 1 例[J]. 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24):2266-2267.

[2]陈华泰,田春芳,张文广,等. 托珠单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 天津药学,2025,37(5):613-617.

[3]林福安. 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辅助性 T 细胞水平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5,23(11):48-52.

[4]刘伟,邓泂,桑田,等. 生酮饮食、阿那白滞素及托珠单抗治疗急性期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5,50(3):293-302.

作者简介:邹鸿运,1989.05.19,女,汉,吉林白城,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肾病风湿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