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强化道路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

作者

欧阳友水

郧西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 442600

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道路与桥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第一,施工前准备管理需包括图纸安全审核、技术交底和人员岗前培训,确保各项措施到位。第二,施工过程中应实施动态监督,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环节进行巡查与隐患排查。第三,人员管理要求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事故应对能力。第四,设备与材料管理需加强特种设备检测、安全防护用品配置和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度关注工期进度和投资成本,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性作用。这些企业往往未能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管理核心,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管理倾向。企业内部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岗位安全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安全工作缺乏有效执行[1]。一些单位未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相关岗位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日常监督与隐患治理工作。施工一线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作业时存在侥幸心理,忽略安全操作规程,习惯性违章操作情况频发。部分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对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项目管理人员缺乏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知识,未组织过系统的应急演练,面对突发情况处置能力薄弱。这些问题共同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工程实施安全与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二)安全设计不科学,安全材料不合格

部分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阶段未能全面融入安全理念,项目设计人员缺乏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的安全考量,导致工程图纸中安全设施布设不合理。高空作业区域缺乏必要的临边防护与作业平台设置,部分区域作业空间狭小,无法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设计方案中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安全警示设置等内容涉及较少,增加了安全风险。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单纯以低价中标为导向,忽略了材料质量审查与来源核查。部分钢筋、水泥、支架等材料未经检验或未达到国家标准,仍被强行用于现场施工,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一些工程项目采购环节存在漏洞,缺乏对供货单位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检查,导致不合格材料混入项目。

(三)缺乏对施工环境的安全控制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场地广,常常处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部分项目在前期未对施工环境开展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缺乏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和安全保障预案,导致安全管控薄弱。在遭遇高温、寒潮、强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部分单位未能及时调整施工安排,继续作业加剧了安全风险。现场存在临时排水系统不完善、施工区域地面湿滑无警示、易燃品堆放杂乱等现象,使作业人员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中。部分道路工程靠近居民住宅、学校或主干道,未设置围挡或隔离设施,噪音、扬尘和车辆频繁进出影响周边居民安全,同时也增加了非施工人员误入现场的风险。

(四)道路桥梁工程规程不健全,违章操作情况普遍

部分道路桥梁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工艺流程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指导。技术人员编制的施工方案缺乏实际操作性,对关键施工节点和危险源未作详细说明,致使一线作业人员在无指导下“凭经验作业”。部分项目单位未开展有效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班组对操作要领了解不清,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执行流于形式。一些项目未严格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和施工现场巡查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未及时处理,导致问题积压、隐患扩大。部分施工现场存在大量违章操作行为,例如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起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电力作业不设专人监护等,这些行为严重违反安全规范。项目管理团队对违规行为未进行严肃处理,造成了违章作业的普遍化与常态化趋势。

三、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切实提高企业和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安全生产意识纳入企业核心管理体系。企业管理层应率先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主动履行安全责任,在各类会议和制度中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部署。企业应设立长期的安全教育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月活动、组织案例警示培训、举办安全技能竞赛,使员工在多样化的教育中不断强化对安全工作的认同与重视[2]。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施工安全分析会议,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班组内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每日现场巡查和隐患整改,对违章操作及时制止并反馈处理。

(二)完善道路桥梁工程的前期准备环节

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应组织结构、安全、施工等多专业人员开展联合技术论证,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具备充分的安全保障。勘察阶段应全面调查地质状况、水文条件和气候特征,分析可能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并据此编制针对性强的技术措施[3]。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设立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对基础开挖、桥墩吊装、桥面浇筑等关键工序详细说明操作流程、人员配置、使用设备和可能风险点。项目部应在施工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会,向全体施工人员讲解图纸内容、安全要点及应急措施,确保每名作业人员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需依据项目施工特点和风险等级,系统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准则。安全制度应对不同岗位的安全职责进行细化,从项目负责人到作业人员层层分解,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责任上墙制度,明确各岗位负责人,接受员工监督和外部检查。对涉及高空作业、起重吊装、深基坑施工等高风险环节,需设立作业前审批制度,细化操作条件、人员资质要求和风险管控标准,避免无计划作业引发事故。制度中还应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人、整改时限及验收方式,做到隐患闭环管理。同时应引入第三方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与评估,提高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项目管理团队应强化制度宣传和现场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在每一道施工工序中落地落实,真正实现制度的刚性约束与实效管理。

四、结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支撑,其施工安全关系人民生命与工程质量。当前存在安全意识不足、设计不完善和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施工企业需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前期准备,健全管理机制,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甄虎.如何强化道路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J].四川建材,2022,48(08):221-222.

[2]王英男.加强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管理的途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231-232.

[3]秦戈.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中华建设,2020,(09):64-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