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难点与改进对策探析

作者

陈隆

上海建科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闵行区 20110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消防工程验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析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以确保建筑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难点剖析

1.1 消防规范标准复杂且存在矛盾

我国消防规范标准体系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等多个层级,因制定时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不同,部分技术参数和要求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某些地方标准在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上有差异,让设计单位和验收人员难以抉择。同时,随着建筑技术创新和新型材料应用,部分现行规范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消防安全判定缺乏依据。

1.2 消防工程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设计单位存在“重主体设计、轻消防设计”的现象,设计人员对消防规范理解不深,机械套用条文,未充分考虑建筑实际情况,致使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如商业综合体因人员流量预估不准导致疏散通道宽度不足,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置不符合要求。此外,各专业设计协调不足,电气线路穿越防火分区、给排水管道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等问题,给施工和验收埋下隐患。

1.3 施工过程中变更管理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建设单位需求调整等因素,工程变更现象较为普遍。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现象,表现为未经正式手续擅自进行工程变更。变更后,这些施工单位未能及时通知设计和监理单位,亦未重新进行审核备案,从而导致工程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此外,为了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部分施工单位采取了偷工减料的不当做法,使用了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材料,例如防火门等级不达标、消防管道壁厚不足等问题,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1.4 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可信度存疑

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是验收的重要依据,但部分检测机构为利益降低标准、减少项目,甚至出具虚假报告。如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时,未按规定抽检所有探测器;检测消防水系统时,未实际测试水泵流量、扬程等关键参数,仅靠经验估算。这些行为误导验收判断,给建筑消防安全埋下严重隐患。

1.5 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不完善

验收涉及住建、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但协同机制不完善,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如消防产品监管中,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产销售环节,住建部门负责工程使用环节,却因缺乏信息共享和协作,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工程。且各部门验收标准和程序有差异,易出现重复验收或漏洞,影响效率和质量。

2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改进对策

2.1 构建统一协调的消防规范标准体系

成立专门的标准协调机构:国家应成立消防技术标准协调委员会,由消防领域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代表组成,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各类消防规范标准。定期梳理评估现行标准,解决标准间的矛盾冲突。如针对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不一致问题,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统一方法并全国推广。

加快规范标准更新:密切关注建筑技术发展和新型材料应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标准更新周期。确保标准与时俱进,为新技术、新材料的消防安全应用提供指导。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尽快在相关标准中明确消防安全要求。

加强地方与国家标准衔接:地方制定标准时,需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补充,但不得违反国家标准。同时加强地方标准备案审查,保障其合法性与合理性。

2.2 强化消防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提高设计单位责任意识:通过行业监管与宣传教育,让设计单位重视消防设计,将消防安全贯穿全程。建立信用档案,表彰优质设计单位,对有设计缺陷、违规设计的单位进行信用扣分、处罚,情节严重者吊销资质。

加强设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参加消防规范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升其对标准的理解应用能力。鼓励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如开展专项培训,讲解不同建筑消防设计要点、问题及解决方法。

建立设计图纸审查制度:完善审查机制,加强消防设计图纸审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审查。重点关注设计方案合理性、消防设施有效性及各专业协调性。对问题图纸要求修改,未合格者不得用于施工。

2.3 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严格执行变更审批程序:施工单位需变更时,必须向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内容及对消防安全的影响。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审核并出具变更文件,经建设和监理单位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

加强变更施工监督: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按变更图纸施工,严格检验变更中使用的消防产品和材料。建立变更台账,记录内容、时间及实施情况,便于追溯管理。

强化施工单位质量责任:施工单位作为第一责任人,需遵守施工规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施工中加强自检互检,及时纠正问题,对自身原因导致的变更和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并整改。

2.4 提升消防设施检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加强检测机构监管:相关部门加强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和日常检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资质不符、违规操作的机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者吊销资质。同时加强检测人员资格管理,要求持证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规范检测机构行为:制定统一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检测项目、方法、频率及报告格式内容。检测机构需按标准规程检测,如实记录数据,不得篡改伪造。检测报告经签字盖章生效,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建立检测结果复核机制:对重要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由建设单位或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核。复核结果不一致时,组织专家论证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2.5 完善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住建、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建建筑消防工程信息平台,实现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环节信息互通。各部门可通过平台掌握工程进展、问题及责任主体信用信息。如市场监管部门上传消防产品抽检信息,供住建部门验收时参考。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各部门在验收中的职责,制定协作流程规范,避免职责不清和推诿。如消防产品监管中,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产销售环节,住建部门负责工程使用环节,消防救援机构监督产品火灾扑救效能,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验收中的重大问题。验收时各部门加强现场协作,联合验收,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验收,组成联合小组检查消防设施、通道及产品等,确保验收全面准确。

3 结束语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所面临的规范性、设计及施工等关键问题,严重限制了消防安全保障的实现。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等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展望未来,持续地总结实践经验、优化相关制度,对于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巩固消防安全的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舒慧 娟. 建筑 消防 工程 验收 的难 点与 改进 对策 探析 [J]. 全面 腐蚀 控制,2025,39(06):234-236+240.

[2] 鲁文浩.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验收难点与解决对策研究[J]. 消防界( 电子版),2024,10(15):114-116.

[3] 丁 盛 . 建 筑 消 防 工 程 施 工 验 收 难 点 与 解 决 对 策 分 析 [J]. 今 日 消防,2023,8(0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