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李超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小学
(一)基于教学目标的融合
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受到 教学目标设定的直接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来合理设定教学 目标 ,以确保体育教学的开展始终围绕教学目 标,信息技术的融入符合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小 学体育教学符合针对性 、有效性要求 。鉴于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设定,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 课件,为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提供支 持 。 以广播体操教学为例,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动画、视频形式呈现动作要领、节奏变化,以慢动作 展示、动作分解等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掌握各动作 规范,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加深对相关动作技巧的 掌握 。 同时,教师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对体 育教学进行创新 ,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 享,而学生则可依据自身需求反复观看教学视频 以强化知识掌握 。通过应用在线作业提交系统, 教师可以构建即时反馈机制,从而为师生双向交 流提供良好契机,为学生运动知识与技巧的掌握 夯实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源发挥着重 要作用,教师依托可视化手段能将抽象体育理论 知识与复杂的运动技巧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教学 内容,为学生学习效能的显著提升提供支持 。 以 “ 足球射门技巧 ”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 资源来系统呈现射门动作的各技术环节 。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职业联赛中典型射 门案例,通过暂停与慢放控制来引导学生着重分 析运动员的站位选择 、助跑节奏 、触球部位及发 力方式等要素 。基于真实比赛情境的有效构建,
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射门技术要点,还有助 于培养学生在对抗条件下合理选择射门角度、运 用假动作等战术决策能力。
(三)在线教学平台利用
基于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实现对小学体育教 育模式的重构,其中在线教学平台的有效应用, 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空维度上的局限,同时 为师生交互提供了多维度技术支持。
以“跳绳教学 ”实践为例 ,教师可以依托钉 钉 、腾讯课堂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任务的全 流程管理与智能化互动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 可以依托平台发布系统化教学任务清单 。任务 内容涉及基础技术要领掌握(如握绳方式 、起跳 姿态 、落地缓冲等),以及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设 计 。借助平台推送的专业教学视频,学生可以观 摩运动员标准示范,并对视频中动作要领加以掌 握 。 同时,教师可以在平台内设置开放性预习任 务,引导学生思考呼吸节奏与动作协调性,了解 常见技术错误规避策略 。通过利用任务导向型 预习模式来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 堂教学奠定认知基础。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基于在线教学平 台的实时交互特性,利用直播教学优势来构建多 维度课堂互动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可 以通过视频示范展示标准动作要领,也可以依托 连麦功能实现师生间即时互动,精准指导纠正学 生的动作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 设计问题抢答、实时反馈等教学活动 。如在开展跳绳节奏感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如 何把握跳绳的最佳节奏点”,引导学生在互动区展 开观点交流,并借助系统带领学生进行归纳与分 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发布实践性 作业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视频录制方式呈现跳绳 练习过程,作业提交后由教师给予专业指导 。 同 时,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动作规范 性、节奏协调性良好的学生给予积极评价 。如果 个别学生在视频中存在技术动作存在偏差,则应 提供针对性纠错方案与优化策略 。此外,教师可 以利用平台中同伴互评机制,引导学生相互进行 视频观摩与评价,以有效促进技能交流与自我反 思能力提升;利用在线平台构建开放学习社区,引 导学生在平台内分享跳绳训练中经验感悟,探讨 练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创建主题 讨论区,围绕“跳绳运动对生理机能的促进作用 ”“个性化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等议题组织学生 开展深度交流 。依托互动模式来充分激发学生思 维活跃度,为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助力。
(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充分整合数字化 教学资源,依托微信公众号 、班级群聊及各类在 线学习平台等多维渠道,依据学生需求来推送多 元化教学资源 。 以足球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提前 在数字化平台上传涵盖传球 、接球 、带球及射门 等基本动作的示范影像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前通 过视频观摩初步掌握技术要领 。 同时,教师可以 围绕课程内容来设计基础性预习任务,要求学生 观看教学视频后完成动作模仿,并将练习过程以 短视频形式上传至平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以助 力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认知,从而为 课堂学习的有效开展夯实基础。
对于课后巩固环节,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 手段来实现多元化拓展,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来 布置差异化作业 。针对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可 以推送高阶足球技术示范影像与战术分析案例, 引导其自主参与专项运动能力的提升;针对学习 效果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情况提供个性化辅导 资源与技能练习视频,以强化知识内化效果 。 同 时,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组织多元体育实践活 动,如带领学生开展虚拟足球射门竞技 、足球知识竞赛等游戏活动,以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对学 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助力学生运动素养水平的全 面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线上线下混合 式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过程监控评估体系 。结 合对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有效运用,教师可以实时 获取学生学习行为数据 ,具体涉及知识掌握程 度 、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成效等多维度指标,以实 现对学生的系统化学业评价 。通过对学生预习 任务执行率 、课堂交互活跃度 、作业完成质量等 方面的综合分析,教师可以精准识别学生存在的 学习困难,提供个性化教学干预与指导 。基于对 全过程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的有效落实,教师不 仅可以在数据的支持下优化教学设计、调整教学 策略,还可以有效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 改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 融合 ,能够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变革的同 时,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提供支持 。 鉴于此,教师要在明确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之间 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借助科学对策来促进体育 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为学生体育核心素 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孟祥文 .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体育跨学科实践 教学设计与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5(03):131-133.
[2]尤靓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对 策 研 究 [J]. 中 国 多 媒 体与 网 络 教 学 学 报 , 2024(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