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
王艳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锦州)有限公司
摘要:电气设施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生产连续性、减少安全风险以及降低经济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聚焦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深入剖析当前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详细阐述巡检与维保的核心要点,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为推动电气设施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电气设施;巡检工作;维保管理;管理优化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电气设施已渗透到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支撑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是大型工厂的生产设备,还是商业楼宇的供电系统,亦或是居民家中的电器装置,其正常运行都依赖于稳定的电气设施。然而,电气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自身老化、外部环境干扰、人为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各类故障。这些故障不仅可能造成生产停滞、服务中断,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气设施的巡检与维保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是确保电气设施持续、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一、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的核心价值
(一)筑牢安全防线
电气设施的安全运行是所有相关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在日常运行中,电气线路可能因长期承载负荷而出现绝缘层老化、导线过热等现象,电气设备的连接部位可能因振动、氧化等原因出现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这些细微的变化若不能及时发现,很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引发短路、漏电,进而导致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通过定期且全面的巡检,可以及时捕捉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而规范的维保工作则能对这些隐患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保障功能持续性
电气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导致其功能丧失,进而影响相关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工厂的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生产线停机;商业楼宇的供电设施出现问题,会影响照明、空调等系统的运行。而科学的巡检与维保管理,能够在故障发生前对电气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的轻微异常,避免小故障发展为大问题,从而保障电气设施功能的持续稳定。这对于维持生产的连续性、保障商业服务的正常开展以及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电气设施作为重要的固定资产,其购置和更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缺乏有效的巡检与维保管理,电气设施可能会因过度磨损、故障频发而提前报废,这无疑会增加设备的更换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合理的巡检,能够及时掌握电气设施的损耗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保工作,如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部件调整等,减缓设备的老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单位在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撑,导致管理工作呈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巡检环节,没有制定明确的巡检清单,巡检人员往往凭经验开展工作,容易出现漏检、错检的情况;巡检周期的设定也缺乏科学性,要么过于频繁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要么间隔过长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在维保环节,没有形成系统的维保计划,多数时候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维修,属于事后补救,难以发挥维保工作的预防作用。
(二)人员与技术存在短板
电气设施的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型设备、新型技术不断涌现,这对巡检与维保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从事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工作的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对新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维护要求了解不够深入,在面对复杂故障时,往往难以准确判断问题所在。同时,在技术应用方面,一些单位仍采用传统的巡检与维保方式,缺乏对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如未能利用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对电气设施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导致巡检的精准度和效率不高,维保工作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环节衔接存在断层
巡检与维保是电气设施管理中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巡检为维保提供依据,维保则是对巡检结果的回应,二者相辅相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环节往往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巡检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能因记录不规范、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原因,无法准确、完整地反馈给维保人员,导致维保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工作针对性不强。而维保人员在完成维修工作后,也未能将维修情况、设备状态变化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巡检人员,使得巡检人员无法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调整巡检重点和方式,形成了管理环节的断层,影响了整体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三、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制度是优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制定详细的巡检规范,明确巡检的范围、内容、方法、周期以及记录要求,确保巡检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根据电气设施的类型、使用年限、运行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保计划,明确维保的项目、周期和标准,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预防。在责任划分上,要清晰界定各部门和人员在巡检与维保工作中的职责,避免职责不清的情况。此外,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巡检与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对工作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进行问责,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提升人员与技术水平
加强对巡检与维保人员的专业培训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电气设施的巡检与维保知识,还应涵盖新型电气设备的相关技术和维护方法,使工作人员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行业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在技术装备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巡检与维保工具和设备,如智能传感器、便携式检测仪器、数据分析软件等,提高巡检的精准度和效率,实现对电气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维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强化各环节协同联动
实现巡检与维保工作的高效协同,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搭建专门的信息管理平台,巡检人员将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备运行数据等信息及时录入平台,维保人员通过平台获取这些信息,制定针对性的维保方案;维保工作完成后,维保人员将维修情况、设备状态等信息反馈至平台,巡检人员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后续的巡检工作。通过这种信息共享机制,使巡检与维保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相互促进、相互优化。同时,定期组织巡检与维保人员开展沟通交流活动,分享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增进彼此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整体工作的协同效率。
结束语
电气设施的巡检与维保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在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中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各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成效。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人员与技术水平、强化各环节协同联动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电气设施巡检与维保管理的整体水平。只有不断优化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电气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令辉. 一种电力设施智能巡检机器人[J]. 科学技术创新, 2021, (29): 169-171.
[2]吴文杰.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措施探究[J]. 大众标准化, 2021, (12): 218-220.
[3]安冉. 焦化厂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检查管理[J]. 山东工业技术, 2020, (0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