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矿山环保政策对复垦实践的推动作用探讨

作者

王清松

云南建投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650102

摘要:本文全面且深入地探究矿山环保政策对复垦实践所起到的推动效用。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矿山环保政策成为规范矿山开发行为、助力复垦实践顺利开展的关键力量。文章开篇先呈现矿山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如土地破坏、植被损毁、环境污染等严峻现状,突出矿山复垦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接着详细剖析矿山环保政策涵盖的具体条款以及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政策引导企业观念转变、激励机制吸引资金投入、监管强化保障复垦质量等维度,深入探讨政策对复垦实践的积极推动作用。旨在明确政策价值,为后续政策完善与复垦实践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矿山环保政策;矿山复垦;生态保护

引言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矿山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为社会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满足了各行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然而,这种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露天开采导致大量土地表层植被被破坏,土壤结构受损,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地下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不仅威胁到地表建筑安全,还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分布。此外,矿山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对周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一、矿山开发的环境问题与复垦的必要性

1. 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矿山开发活动中,露天开采方式直接剥离地表植被和土壤,使土地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屏障。这不仅导致土地沙化、贫瘠化,还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河流,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地下开采则因挖掘地下矿体,改变了地层的应力平衡,常常引发地面塌陷,致使地表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1]。同时,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空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矿山复垦的目标与意义

矿山复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和生物措施,使被破坏的土地重新具备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具体而言,要恢复植被覆盖,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同时,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矿山复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复垦后的土地可以用于农业种植、林业经营、生态旅游等多种用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当前矿山复垦实践存在的问题

尽管矿山复垦工作已经逐步开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矿山企业对复垦工作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长远的生态保护意识,认为复垦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对复垦工作敷衍了事。复垦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复垦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由于复垦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污染治理等方面,而企业自身往往难以承担全部费用,政府的资金支持也相对有限。此外,复垦技术的落后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复垦方案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无法有效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矿山环保政策的内容与实施意义

1. 矿山环保政策的主要内容

矿山环保政策包含了一系列严格且细致的规定。在矿山开发的准入阶段,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评估开采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制定详细可行的环境保护和复垦计划。在开采过程中,明确规定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安装废气净化设备、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渣进行合理堆放和综合利用等[2]。对于复垦工作,政策详细规定了复垦的范围、标准、技术要求以及验收程序。例如,要求企业在矿山闭坑后一定期限内完成复垦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等指标。

2. 矿山环保政策实施的意义

矿山环保政策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生态角度看,它有效遏制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在经济方面,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复垦后的土地可以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在社会层面,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此外,政策的实施也是我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矿山环保政策对复垦实践的推动作用

1. 政策引导提高复垦意识

矿山环保政策通过明确矿山企业在复垦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积极开展复垦工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复垦意识。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企业认识到,复垦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责任,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复垦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项目优先审批等奖励,激励企业主动加大对复垦工作的投入。同时,政策的引导也促使企业转变发展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矿山开发模式。

2. 激励机制增加复垦资金投入

为解决复垦资金短缺的问题,矿山环保政策建立了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求矿山企业在项目建设前缴纳足额的复垦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根据矿山的规模、开采方式和预计复垦难度等因素确定。这确保了复垦工作在资金上有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专项基金等方式,对复垦工作给予支持[3]。例如,设立矿山复垦专项基金,对采用先进复垦技术和工艺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此外,政策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复垦项目,通过PPP模式等方式,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复垦项目,拓宽了复垦资金的来源渠道。

3. 监管强化规范复垦标准

矿山环保政策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矿山复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定了监管的内容和程序。监管部门定期对矿山企业的复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复垦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不符合复垦标准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建立了复垦工作的验收制度,只有通过验收的项目才能退还复垦保证金。通过强化监管,确保了复垦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提高了复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矿山环保政策在推动矿山复垦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矿山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矿山复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矿山环保政策通过明确政策内容、设定合理目标,为复垦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规范。在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的复垦意识得到提高,资金投入得以增加,复垦标准更加规范。然而,当前矿山复垦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强化监管措施。同时,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复垦技术水平,推动矿山复垦工作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和矿山行业的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谭金华.绿色矿山及矿山安全环保政策解读[J].石材,2020,(01):11-25.

[2]李莉.铅锌矿山建设项目环保相关政策及重金属防控要求[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四川大学.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北京矿冶研究总院;,2014:4.

[3]李金荣.促进节能、环保的财税政策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8,(0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