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实践与成效探讨
李福林
131126199110213016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施工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本文通过分析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内涵,结合电气工程实践,探讨其在设计优化、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运维管理中的具体实践,并评估其在节能减排、成本控制及社会效益方面的成效,以期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关键词:绿色施工;电气安装;工程;实践
引言: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短缺背景下,建筑行业亟需向绿色化转型。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绿色施工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电气工程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1]。
一、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内涵
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方式。其主要目标包括:优化材料使用,减少浪费。采用高效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确保施工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2]。
二、绿色施工理念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实践与成效
(一)设计阶段优化
电气安装工程设计阶段的优化是实现项目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在负荷计算方面,需采用动态化、精细化策略,运用需系数法、二项式法等多种计算模型,结合建筑功能区划、设备运行特性和季节负荷波动曲线进行多工况模拟。例如,商业综合体需区分照明、空调、动力等子系统负荷特征,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设备同时率,避免简单叠加导致的容量冗余。引入AI算法对历史运行数据深度学习,可精准预测负荷发展趋势,将变压器容量冗余度控制在15%以内,较传统设计降低30%材料浪费。通过搭建数字孪生模型,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管线综合排布,运用AI算法自动生成最优布线路径,使电缆敷设长度缩短12%-18%。针对复杂节点开展三维碰撞检测,提前消除机电管线与土建结构的空间冲突,将施工变更率降低40%以上。通过材料数据库关联模型构件,可自动生成精准的线管、桥架用量清单,配合预制加工技术,实现现场零切割施工,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8%。新能源系统集成需构建多能互补架构。设计光伏阵列时,采用PVsyst软件模拟不同倾角、方位角的辐照收益,结合屋面承载能力优化组件布局,确保单位面积发电效率最大化。储能系统配置应基于负荷曲线进行分时能量管理,配置超级电容与锂电池混合储能单元,实现毫秒级功率响应。通过开发能源路由器,构建光-储-网协同控制系统,在并网模式下优先消纳光伏发电,离网时自动切换为储能供电,使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至60%以上。同时整合需求侧响应机制,在电价峰谷时段智能调节储能充放电策略,年度用电成本可降低25%左右[3]。
(二)材料与设备选型
在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动下,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与设备选型需以环保性、节能性和可持续性为核心导向。通过科学选择环保材料与高效设备,能减少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环境负荷,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环保材料是绿色施工的基础,低烟无卤(LSZH)电缆因其燃烧时释放的烟雾和有毒气体极少,可显著降低火灾中的次生危害,适用于人员密集场所或密闭空间。而可降解绝缘材料(如生物基聚酯)则通过减少传统塑料废弃物的积累,缓解了土壤与水体污染问题。此外,采用回收金属制造的线管、桥架等辅材,既能降低原材料开采压力,又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施工过程中,还要关注材料的本地化采购,减少运输碳排放,并优先选用通过国际环保认证(如RoHS、REACH)的产品,保证材料全链条的绿色属性。设备选型需以能效优化为目标,一级能效变压器相比普通产品可降低空载损耗30%以上,配合智能温控系统,能根据负载动态调整运行状态,进一步节约电能。智能断路器通过集成物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测电路参数并远程控制通断,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同时,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尽管环保材料与高效设备前期成本较高,但其在运营阶段节省的能耗费用、维护成本及环境治理支出往往能在3-5年内收回增量投资。例如,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光感与人体感应联动,可降低30%-50%的照明能耗,显著提升经济效益[4]。
(三)施工过程管理
精细化施工是实现绿色施工目标的核心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预制装配式桥架与模块化配电箱的推广显著优化了施工流程。通过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模式,减少传统施工中切割、焊接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噪音及边角料废弃物。例如,某地铁站项目采用装配式桥架后,施工周期缩短30%,现场加工污染降低60%,同时标准化构件提升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废弃物管理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凸显资源循环价值。施工现场设置四类回收点(金属、塑料、包装材料、危险废弃物),采用“分类投放—专业分拣—定向运输”闭环流程。电缆头、金属套管等物料经拆解后回炉再生,包装材料通过合作企业二次加工为临时防护设施。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通过引入AI图像识别分拣设备,金属类废弃物回收率从78%提升至92%,全年减少填埋量超500吨。配套环保措施同步强化,采用高压雾炮机与防尘网覆盖控制扬尘;使用低噪音发电机并设置隔音屏障,使昼间噪声低于65分贝;建立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实现施工用水30%替代率。经第三方评估,精细化施工管理可使项目全周期碳减排量达18%-25%,同时降低5%-10%的综合成本,彰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四)运维阶段绿色化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运维体系为电气设备的高效管理与低碳运行提供了全新路径。智能化运维通过部署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及云端数据平台,实时采集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能耗、温度、振动等),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能效分析与故障预警。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系统可识别设备异常工况并提前触发维护指令,避免突发性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与生产中断。此外动态调整设备运行策略(如负载均衡、峰谷电价响应)可显著降低冗余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据统计,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可使设备能效提升15%-30%,维护成本降低20%以上。构建电气系统碳排放数据库是运维绿色化的重要支撑,该数据库整合设备能耗、材料碳足迹、运维过程排放等多维度数据,形成全链路碳核算模型。通过可视化碳足迹追踪,企业可精准识别高碳排放环节,并制定针对性优化方案(如替换低效设备、引入可再生能源)。同时,数据库支持长期数据积累与趋势分析,为碳配额管理、绿色认证申报及政策合规提供可靠依据。智能化运维与碳排放管理的协同将推动电气系统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优化”转型。例如,某工业园区通过集成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空调系统与光伏发电的智能联动,年减碳量达1200吨。
结语:
绿色施工理念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多方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化,电气工程绿色化将向零碳施工、数字孪生等方向延伸,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小龙.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管理要点[J]. 居业, 2022, (12): 169-171.
[2]杨明昊. 浅谈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管理要点[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 (08): 184-185.
[3]袁江文.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管理要点[J]. 电力设备管理, 2020, (06): 187-189.
[4]梁观赞. 探究建筑电气安装的绿色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 2019, (04):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