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与技术维护探讨

作者

安会军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839200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各种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这使得人们对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质量不但能够影响受众的体验,同时也能够影响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能够安全播出,有必要优化和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应急能力、维护技术水平。因此,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理以及技术维护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技术维护

引言:

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质量不但会影响受众的体验,也会影响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巴里坤政府通过持续开展文化活动,逐步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在工作中深入完善更加有效的安全播出方案,还要结合有效技术手段提高应急处理水平,提高维护能力,以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要点

(一)确保录制过程设备运行良好

确保整场录制过程设备运行良好,不出现任何故障问题。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快速应对,避免对节目播出造成影响。在广播之前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对已经做好检查的设备进行登记,消除隐患问题。

(二)维持播放过程的安全性

广播电视台在播放期间,应按工作需要调整播放进度,对各时间段的节目选择要在播放前制定完整的计划。除特殊情况外,不可在播放期间随意插播节目,以免打乱正常播放节奏,让听众失去视听感受。

(三)保持传输设备稳定运行

信息传输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广播过程维持稳定的基础,按照信息传输需要,对广播电视的信号频段进行监测,把握播放节奏,严格把关播放质量,消除因信息设备传输造成的播放质量问题,从源头确保整个播放过程顺利。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卫星信号传输管理机制

卫星信号传输由于具有传输速度快、通信容量大、节目播出质量高、信号辐射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但是,受到降雨、降雪、日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中断现象。这不仅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安全,同时,也会对卫星信号传输设备造成破坏。对此,各地方广播电视台应对现有的卫星信号传输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改进,以改善卫星信号的传输效果。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优化措施是采用主用卫星与备用卫星相结合的方式来传输卫星信号。这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在应对卫星传输信号突然中断等安全事故方面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更换信号传输介质

光纤技术给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目前,多数地方广播电视台均采用光纤信号作为广播的载波,利用光纤这种传输介质来传输广播信号。相比于卫星传输信号,光纤信号衰减程度低,远距离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光纤信号所使用的传输设备占地面积小,质量轻,后续维护工作量小。例如,国内某广播电视台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介质更换为光纤线路,传输介质更换以后,广播电视传输信号可以直接进入解码器当中,然后由数字切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利用音频处理器将信号传输给发射设备。这种便捷、高效的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高质量、无障碍传输。

(三)开展安全播出事故应急演练

广播电视台一旦出现安全播出事故,将严重影响受众群体的收听与观看体验,甚至还会流失大量的听众与观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维护部门应当秉持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对可能出现的安全播出事故的处理流程进行应急演练,以确保在播出事故发生以后能够快速做出应急响应。为了验证演练效果,管理层领导应当对演练内容和演练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查找出演练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积极做好系统备份工作

广播电视台机房不仅承担着信号接收与发射任务,同时也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一个重要场所。机房内的发射机等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极易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此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难度也将成倍增长。为了提升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广播电视技术维护部门应当事先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利用云备份等先进技术将系统原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保存,进而为各类数据构建一个坚固的防护屏障。另外,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对实时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在线备份,将每一帧图像、每一段音频、每一段视频影像画面上传至云空间。一旦出现信号中断等事故,技术维护人员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而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措施

(一)明确故障类型

技术维护人员应当事先明确广播电视节目播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如果属于必然性故障,需要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第一时间排除故障隐患;如果属于偶然性故障,则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设备的检查与巡视频次,以确定发射台、中控台等关键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比如影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信号源切换系统,在广播发射台控制台中,用来切换音频的设备主要包括音频主线路中的矩阵系统和音频切换盒。音频主路中的矩阵系统能够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信号源,一旦发射台出现故障,该系统可以完成信号源的自动切换流程。

(二)科学选择维护技术

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因素较多,并且许多影响因素均处于不可控范围区间,这就需要技术维护人员选择一些维护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的技术类型。比如某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发射台机房的控制台中配备了一台计算机,该计算机中安装了Network矩阵控制软件,这一软件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发射机信号的发射质量,一旦系统出现运行故障,该软件的自监测功能可以实现信号源自动切换,这样可以确保终端用户的收看效果。竖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以绿色表示,经过横线与竖线交叉点的输出信号与经过交叉点的输入信号之间能够建立路由关系,不同的绿色交叉点表示不同输入信道与输出信道之间为不连通关系。利用控制面板对矩阵系统软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进行调整,可以对广播发射台的播出手段进行实时控制。借助该软件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可以保证广播发射台信号的输入与输出质量。为提高故障检修效率,技术维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该广播电视设备的工作原理,选择最为直接、最为有效、最为简便的检修方法。

(三)注重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广播电视台需要不断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要将设备安全检查常态化,保证将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与重要保障期前检查维护工作实现有机结合,这样可以确保各项设备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广播电视台可以借助周检、月维护以及重要保障前期维修保障的方式来实施安全检查工作。具体检查内容如下:一是对信号发射以及接收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做出检查,同时还需要监测各用电设备各项指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接线是否稳定,并且还需要定期做好机房设备等方面的除尘工作。二是对机房天线以及配电室设备等属于必须重点检查的对象,需要技术人员定期对其开展除锈以及保养工作。三是落实好经常性的网络安全预警以及防护工作,定期对网络通路开展检查工作,并且对计算机进行杀毒补漏,这样可以为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四)建立协同检查机制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类型多样,仅仅依靠一个技术班组的力量,可能无法快速地查找出故障点。基于对这方面的考虑,广播电视技术维护部门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协同检查机制,即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分别设立与之相对应的检查班组。这样既可以提升检查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比如广播电视系统主要包括播控设备、发射系统、配电设备、天馈线系统等,技术维护部门可以结合这些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以及对节目安全播出的影响程度,设立专门的事故检查小组,分别对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协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各班组应当及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最后由检查小组负责人对各班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根据汇总结果,可以快速制定出故障排查方案。这种针对性的故障排查方法既可以节省大量的维护检修时间,也可以彻底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理以及技术维护而言,其能够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结合广播电视系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采取合理措施对故障进行处理和对设备系统做好技术维护工作,以此来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义明.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21(1):24.

[2]贾恒祥.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21(2):211-213.

[3]高岩.简述新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运用[J].电视技术,2020(1):47-48,60.

[4]梁汉枢.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理和技术维护研究[J].电子世界,2020(15):131-132.

作者简介:安会军,1975年,男,汉族,新疆巴里坤,高级工程师,专科,研究方向:监管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传输、监测和安全播出,户户通、大喇叭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广播电影电枧、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业务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