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产品需求洞察与国际市场拓展营销策略研究
李可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620
摘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金属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深入分析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产品的需求特征,探讨其在国际市场拓展中的营销策略。通过对非遗金属画的文化价值、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播路径的剖析,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旨在推动非遗金属画的国际化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非遗金属画作为传统工艺的瑰宝,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其在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市场拓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入洞察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产品的需求特征,并制定有效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对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遗金属画的文化价值与跨文化体验需求分析
(一)非遗金属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非遗金属画以金属为载体,融合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法,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的深刻反映。例如,金属画中常见的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祈福、辟邪等文化寓意,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从艺术特征来看,非遗金属画注重线条的流畅与层次的丰富,通过金属材质的光泽与质感,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其工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使其在国际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审美价值。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满足文化爱好者对传统工艺的欣赏需求,也为跨文化体验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
(二)跨文化体验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金属画的跨文化体验产品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首先,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非遗金属画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能够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参与体验。其市场需求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上。游客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观赏,而是希望通过参与制作、互动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非遗金属画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工艺流程。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遗金属画的跨文化体验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可以将非遗金属画的制作过程、文化背景等信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游客,提升其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国际市场对非遗金属画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游客希望能够通过定制化的体验产品,将个人的文化偏好与非遗金属画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纪念品。这种个性化需求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自我表达欲望,也为非遗金属画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非遗金属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为其跨文化体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通过深入挖掘文化价值、结合数字化技术以及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非遗金属画的跨文化体验产品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认可。
二、非遗金属画国际市场拓展的现状与挑战
(一)非遗金属画在国际市场的传播现状
非遗金属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非遗金属画通过国际展览、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逐渐受到国际关注。然而,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仍相对有限。一方面,非遗金属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国际传播中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导致部分国际受众对其理解停留在表面。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在非遗金属画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尚不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尽管一些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已经开始利用3D动画、全息全景等技术展示非遗金属画,但整体而言,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传播模式和品牌效应。
(二)国际市场拓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非遗金属画在国际市场拓展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非遗金属画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和审美观念在跨文化传播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导致其文化价值难以被国际受众充分认同。其次,非遗金属画的国际市场拓展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目前,非遗金属画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较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金属画品牌。此外,非遗金属画的国际市场拓展还面临着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传统非遗金属画在设计和制作上多以传统工艺为主,缺乏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创新设计,难以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最后,国际市场拓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整合能力。非遗金属画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规模化需求。同时,非遗金属画的国际市场拓展还受到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金属画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拓展。
三、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产品的创新策略
(一)基于文化融合的体验产品设计
非遗金属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其跨文化体验产品的设计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融合与创新。一方面,应注重将中国传统金属画工艺与国际文化元素相结合,通过提取不同文化中的符号与审美理念,创造出既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又符合国际审美需求的体验产品。例如,将中国传统金属画中的龙凤图案与西方文化中的凤凰、独角兽等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形成具有跨文化特色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体验产品设计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以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实用性的需求。通过与现代设计团队合作,将传统金属画工艺应用于现代家居装饰、时尚配饰等领域,开发出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的产品。此外,品牌化运营也是提升非遗金属画跨文化体验产品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品牌,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能够有效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数字化与互动化体验的创新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非遗金属画的跨文化体验产品需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创新突破。首先,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使国际受众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近距离感受非遗金属画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例如,通过VR技术重现古代金属画制作场景,让体验者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其对传统工艺的理解与认同。其次,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将非遗金属画的实物与数字模型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通过线上展示与线下互动的融合,打破时空限制,提升非遗金属画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此外,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对非遗金属画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开发个性化定制服务。国际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文化偏好,定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金属画作品。这种数字化与互动化的创新路径不仅能够提升非遗金属画的国际传播效果,还能满足国际市场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需求。
结论
非遗金属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深入洞察跨文化体验产品的需求特征,结合创新的产品设计与精准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传播,优化体验产品的设计,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渠道,推动非遗金属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永生,韦勇军.非遗加力助推东兰文旅融合发展[J].当代广西,2025,(02):13.
[2]邹易,徐永顺.文旅融合的新疆非遗龟兹壁画交互绘本转化研究[J].湖南包装,2024,39(06):159-163.
[3]莫延花.非遗保护工作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J].中国土族,2024,(0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