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防护技术探讨

作者

郑超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非常快速,信息化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应用融合也逐渐深入,这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大。但是,计算机网络的深入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类型多样,且容易存在的形式也有很多,相对应的带给计算机及互联网平台不同的攻击强度。为此,针对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给予不同的处理和保护机制的制定是有实际研究意义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防御,防护技术

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带来的威胁有一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其网络漏洞也是给了很多黑客可乘之机,对于有一些行业的互联网平台甚至有很多的机密信息需要保护,为此,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病毒的防御机制的打造能够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对行业信息化发展带来一定的正向作用。所以,从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机制的制定上技术人员要给予针对性研究,形成完善的病毒防护网络,以此才能让信息化平台建设更好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

1.我国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防护技术应用现状

1.1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技术不足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入融合和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也逐渐得到各行各业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相对应产生的计算机互联网病毒也会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扩大而形成一定的保护机制,所以,随之产生的互联网病毒的形式可能与以前的计算机电脑病毒形式有很大区别,有一些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不会直接使得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信息丢失或者网站瘫痪,而是通过一定的病毒传播范围,使得网络安全漏洞越来越大,进而进行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攻击。这种问题现象从侧面来说就是有关部门现阶段对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的研究并不深入,不仅缺少对不同类型的病毒的分类标准,也缺少病毒防御机制的深入研究,随之对病毒攻击后的网站修复以及病毒追踪等问题也缺少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很多的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会随着一些信息的传递进行传播,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通过邮件进行文件传递,一些计算机互联网病毒就会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直接对发件人和收件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严重甚至产生不可恢复的文件丢失、信息泄露的问题。

1.2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机制单一

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现阶段不仅类型多样,而且可能出现在计算机互联网平台操作的各个环节。有一些单位的信息部门在处理计算机互联网病毒时并没有对病毒类型进行分类,也没有针对容易产生病毒传播的几种互联网渠道进行防护机制加固,一些单位仅仅在计算机或互联网平台多设置了一道防火墙,其信息管理人员单一的认为计算机互联网病毒依靠防火墙就可以进行阻挡和清除。事实上,有一些计算机互联网病毒可能不会受到防火墙的阻挡,一些病毒需要设置专门的防火墙代码才能有效,而且附着在电子邮件或者是数据文件上的病毒通过防火墙可能无法看到,所以,缺少针对性的病毒防御机制并不能有效对计算机互联网病毒进行全面防控和处置。

1.3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技术人员能力较差

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防护技术需要各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都设置相关的部门进行具体应用。但是目前来看,一些单位并没有将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和处置加以重视。这也会使得单位内部没有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技术操作人员,相反,单位为了减少人员成本,领导层会选择单位内部年龄较小、有一定计算机操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与研究。但是,这样的技术人员没有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控的实践经验,对于病毒种类分类处理的技术也并没有针对性的学习,一旦出现一些比较隐蔽的计算机互联网平台应用病毒,技术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病毒并进行防控解决,只会在病毒对互联网或计算机进行攻击后才做出判断,严重直接导致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被泄露。

2.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病毒防护技术对策

2.1对网络平台漏洞进行病毒防护机制完善

首先,为了能有效进行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病毒防御机制的建立,有关单位需要针对性的设置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御机制,设置防火墙并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病毒设置针对性的防火墙机制,这样的多种互联网病毒防火墙的叠加更能精准防护计算机互联网平台。当然,不同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终端或是网络信号来源都不同,有关部门需要聘用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团队进行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机制的打造。防火墙安装之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将防护机制进行完善,设置运行机制,让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更好的进行实践应用。

2.2计算机互联网平台设置精密防火墙

其次,计算机互联网平台需要设置精密的防火墙,因为病毒类型多样,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计算机或互联网平台的各个位置,故而有关部门在防火墙设置上需要有所侧重。防火墙为了能够精密发挥作用,可以设置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防火墙一定要以专业官方网站的为准进行下载,有一些单位或者技术人员为了减少成本,选择下载一些非官方网站的防火墙进行安装,不仅仅没有有效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反而在下载防火墙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新的互联网病毒。在防火墙下载安装后,根据单位的计算机及互联网需要进行防火墙安全设置。防火墙正式使用之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测试防火墙是否能准确且稳定的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技术人员可以更换计算机IP地址或者端口位置以及计算机应用程序等进行防火墙运行情况的检测。一段时间后,信息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对防火墙进行更新,如果缺少补丁文件有关人员还需要及时进行补充操作。

2.3提升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技术人员能力

再次,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病毒防护技术人员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关部门需要增加计算机病毒防护人员的聘用门槛,要求其既有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机制建立的理论知识储备,也有计算机互联网病毒查杀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以此聘用的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人员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减少病毒对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攻击。当然,聘用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单位内部组织病毒防护技术应用培训,让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技术人员能够针对本单位互联网平台及计算机终端设备进行防护机制的建设。同时,针对性的对其防火墙设置与更新进行培训,让技术人员明确知晓计算机互联网平台防火墙配置入站和出站的详细规则。确保一些单位的高保密文件能够在用户隐藏IP的情况下无法在计算机互联网上操作。杀毒软件的安装与操作也是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杀毒软件不仅要安装官方文件,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设置和检测,如果有杀毒软件删除非病毒文件的情况,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文件恢复,让病毒查杀机制和杀毒软件发挥实际作用。

3.结语

计算机互联网平台的病毒防护技术的应用是需要有关单位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病毒防护软件、防火墙的安装、操作与设置,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病毒类型设置不同的防火墙及防御机制。当然,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并不是每个单位分开管理的,虽然说不同单位需要设置针对性的防火墙能够发挥实际作用,但是,通过病毒防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能促进网络安全更进一步,更能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张晓珲,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网络安全与信息,2021(0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