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和强化措施分析
王晨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908277019
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电力能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电力能源使用量的增多,使得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数量逐年递增、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期间,应明确施工技术关键点,并积极探索完善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实施方案与强化措施,有利于全面提升电力工程整体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关键点;强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电力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电力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期间,需要应用各种技术类型,应该加强相关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运行稳定性。
1电力工程施工特点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常常需要在地形复杂且偏远的地区进行,如山地或跨水体,要求施工技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条件。使用直升机吊装或特殊的架线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安全和效率。(2)变电站需满足严格的电磁兼容标准和精确的设备安装精度,对施工精度和设备校准提出了高要求。(3)地下电缆敷设则面临城市地下空间拥挤、土壤条件不一,以及复杂市政管线交错等问题,需采用先进的地下成像技术和精密的地面控制系统以避免施工期间的潜在风险。(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双重保证。
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
2.1封闭母线安装
封闭母线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电能的重要设备,因此应按照具体的技术流程要求,全面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完善。在施工前,应重点检查封闭母线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明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准备搬运吊装机具、安装机具和测试器具等,对封闭母线的基础进行验收,保证其尺寸、标高、水平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在封闭母线安装过程中进行母线的组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操作,保护母线不受损坏,避免对其造成撞击或划伤。母线组装完成后,使用螺栓将母线与基础或支架连接牢固,螺栓应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提升连接的可靠性,固定过程中改善螺栓的紧固程度,提升连接的牢固性,预防质量问题。封闭母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绝缘测试,使用摇表对母线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使母线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封闭母线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查母线的安装质量、连接质量和绝缘性能、母线的外观和安装质量,提升施工的质量。
2.2接地系统安装
接地系统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接地系统安装包括接地体的埋设、接地线的连接和接地电阻的测试等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体材料和规格,在埋设过程中要确保接地体的深度和间距符合要求,同时要做好接地体的防腐措施。接地线用于将设备和接地体连接起来,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接地线的截面、材质和连接方式符合要求,同时也要做好接地线的防腐和绝缘措施。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接地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测试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测试结果来对不符合要求的接地系统进行整改和优化,以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
2.3变压器附件组装及安装
为促使变压器正常运行,相关人员要完善变压器附件组装流程,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安装变压器附件。在安装储油柜前,先清理干净内部的异物,保证设备结构内部处于干燥的情况,然后再合理安装胶囊储油柜。根据测试标准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和气密性开展30min的测验。对于变压器的安装,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具体流程及标准开展。完成变压器安装后做好开关设备的连接,可在室外环境下布置变压器平台,为变压器起到支撑作用。为保证变压器稳定处于安装位置,可采用膨胀螺栓对变压器进行固定。
2.4导线与电缆敷设
导线与电缆敷设是电力工程中线路安装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型号和规格,在敷设过程中要确保导线的平直度、紧密度和间距符合要求,同时要注意保护导线免受机械损伤和腐蚀。电缆敷设前需进行详细的路径规划和现场勘察,在敷设过程中要确保电缆的弯曲半径、敷设深度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做好电缆的防水、防火和防腐措施。
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强化措施
3.1加强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建设需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正式开展施工,因此,要保证每一位参建人员都具有国家颁发的技术证书。在施工技术人员到岗后,要求对其进行全面培训,保证其操作合格后才可正式上岗。在正式开展施工前,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按照行业规定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在实处,对于遵守制度的施工团队要进行适当奖励,激起所有人员的施工责任意识。
3.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是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施工方案、掌握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期间,需完善技术交底工作模式。例如,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是工程项目的概况、施工图纸的解读、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交底过程中强调关键工序、特殊环节的技术要求,使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准确掌握。同时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计划制定完善的技术交底方案,明确交底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要素,按照施工进度的变化调整交底方案。采用口头讲解、书面交底、现场示范等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复杂的施工技术现场示范交底,使施工技术人员直观掌握技术要求,或是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进行技术交底,提高交底效果。交底工作完成后评估交底效果,评价分析施工技术人员对交底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情况等。发现交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升工作水平。为不断提升技术交底工作的效果需要完善交底反馈机制,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向交底人员反馈,寻求解决方案,交底人员定期收集施工技术人员的意见建议,优化交底内容。
3.3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时代背景下,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应明确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有利于逐渐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需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目标、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并引导员工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有利于在施工管理中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此外,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有关参数制定可靠性、兼容性的规范标准,能够对数据传输接口进行统一,实现共享数据的目标。通过有效衔接每个施工工序,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帮助企业合理节约更多施工成本,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结语
总之,研究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和强化措施,对促使电力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积极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改善各个施工技术流程的完善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运用数字化技术等,强化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改善施工工作流程,防止出现施工技术问题,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涛.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和强化措施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11):143-144.
[2]秦方迪.电力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12): 326-327.
[3]石凯元.电力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规范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 (9):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