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背肌训练方式的研究进展
张梅芳
邢台市第九医院 05525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肌群训练方案对腰椎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优化临床康复策略。方法:纳入2024年1月-2025年1月行腰椎手术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不同干预方案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腰背肌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功能性动作训练。两组均完成12周结构化康复疗程,采用JOA评分、VAS疼痛指数、表面肌电检测及SF-36量表进行动态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核心肌群力量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体现在腹横肌激活效率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受限比例明显下降,且心理状态更为积极乐观。结论:结合核心稳定性与功能性动作的腰背肌训练模式在术后康复中显现显著优势,其通过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与动作代偿预防机制,有效缩短功能恢复周期,优化康复路径,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腰背肌训练
引言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术后康复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腰背肌训练主要集中在基础力量的恢复,但忽视了核心稳定性和功能性动作的重要性。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本研究聚焦于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功能性动作训练的新模式,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纳入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手术治疗,年龄18-65岁,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神经损害或其他脊柱疾病,术后感染或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腰背肌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功能性动作训练,具体如下:
(1)核心稳定性训练:强调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激活深层核心肌群(如腹横肌、多裂肌),提升腰椎区域的稳定性。具体方法包括平板支撑、鸟狗式以及死虫式等动作,这些练习能够有效增强核心肌群的耐力与控制力,减少因核心无力导致的腰椎压力分布不均问题。(2)功能性动作训练:功能性动作训练旨在恢复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动态协调能力,例如蹲起、单腿平衡、推拉等复合动作。这类训练模拟实际生活场景,帮助患者逐步适应负重与运动负荷,同时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的整合性发展。(3)个性化渐进式设计: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与康复阶段,实验组采取个性化的渐进式训练方案。初期以低强度、高重复次数为主,侧重于基础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中期逐步增加负荷与复杂度,引入更多功能性挑战;后期则强化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确保患者具备回归正常生活的身体条件。
1.3观察指标
观察腰椎功能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核心肌群力量测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心理状态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ODI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稳定性与腰部活动范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屈曲度、伸展度、侧屈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GE2、5-HT水平较低,β-EP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功能性动作训练的腰背肌训练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实验组患者在腰椎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更快的速度,这得益于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深层核心肌群的有效激活,从而优化了腰椎的力学环境。功能性动作训练的应用使患者在日常活动中获得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协调性,减少了因不当运动造成的二次伤害风险。此外,个性化渐进式训练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康复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患者不仅在生理指标上有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也更为积极乐观,这可能归功于训练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信心与成就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核心稳定性与功能性动作相结合的腰背肌训练模式是一种高效、安全且全面的康复手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倪蒙,张建涛,谢婉洁,等.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0):1866-1870.
[2]周兵.夹脊穴温针灸联合腰背肌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08):1537-1540.
[3]吴华平,彭兰兰,刘洋,等.针刺联合腰背肌核心训练对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肌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0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