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监管形势下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

钟礼斌

江西省南昌市烟草专卖局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作为行政执法活动的核心载体,承载着记录执法过程、彰显执法依据、传递执法结果的重要功能,其标准化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行政执法的公信力,更是衡量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然而,在当前执法实践中,该类文书仍存在格式规范尚未完全统一、执法程序细节存在瑕疵、法律适用标准不够明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实贯彻依法行政原则,维护执法权威性与严肃性,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体系已成为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法治烟草建设的必然要求与关键举措。

一、当前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存在的问题​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工作实践中,行政处罚文书作为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载体与执法结果的直观体现,其规范性与严谨性对保障执法公信力、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具有关键意义。经调研与分析发现,当前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在形式、内容及程序等维度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形式层面文书格式规范性不足​

行政处罚文书在格式呈现上存在显著的不统一现象。部分文书中,法定告知事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诸如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听证权,以及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与途径等关键信息未完整载明,致使行政相对人无法全面知悉自身合法权益,严重削弱了行政处罚程序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二、内容层面法律适用与事实认定存在缺陷​

在法律适用方面,部分行政处罚文书存在表述模糊的问题。执法人员未能准确且完整地援引具体法律条文,未清晰阐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依据,导致法律适用缺乏明确性与针对性。在事实认定环节,对案件事实的描述过于简略、笼统,未能对关键事实要素进行细致梳理与严谨论证。证据的收集、固定与采信过程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证据链存在断裂或薄弱环节,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证明体系,致使案件事实认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撑,显著增加了案件后续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引发争议或被撤销的风险。

三、程序层面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不到位​

根据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行政处罚案件的办理应当通过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确保记录资料的规范归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案件未严格落实此项制度。在执法过程中,未能对现场检查、调查询问、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等关键执法环节进行全程音像记录,或者虽进行了音像记录,但存在记录不完整、画面模糊、声音不清晰等问题,无法真实、准确地还原执法现场情况。

二、当前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中,行政处罚文书作为记录执法过程、承载执法结果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优劣直接关乎执法的规范性、权威性与公信力。当前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于提升执法文书质量、强化行政执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法规与文书规范的衔接不畅​

现行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修订与完善,但配套的行政处罚文书规范更新相对滞后。部分法律法规条款的调整未能及时在文书格式与内容要求上得到体现,导致执法人员在制作文书时,难以准确依据新的法律规定规范表述,易出现文书内容与现行法律条款不匹配、引用法律依据错误等问题。此外,不同层级、不同人员对于文书制作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细化的操作指南,使得文书制作标准难以完全统一,增加了文书制作的随意性。

(二)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烟草专卖执法队伍中,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行政处罚相关法律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文书制作过程中,无法准确运用法律术语,对违法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存在偏差,影响文书的合法性和准确性。部分执法人员缺乏文书写作的专业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较弱,难以清晰、准确地阐述案件事实、分析法律依据,导致文书逻辑混乱、条理不清,降低了文书的可读性和规范性。

(三)执法任务繁重与时间紧迫​

随着烟草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烟草专卖执法部门面临的执法任务日益繁重。执法人员日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市场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难以投入充足的精力精心制作行政处罚文书。为了完成执法任务指标,部分执法人员存在“重办案、轻文书”的思想,在文书制作过程中敷衍了事,只求快速完成文书制作流程,而忽视了文书的质量要求,导致文书出现错漏、不规范等问题。

三、行政处罚文书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制定统一规范标准

以《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为核心依据,通过系统化梳理与研究,深度细化各类执法文书格式模板,从纸张规格、字体字号、排版布局等基础格式要素,到文书内容的结构框架、表述规范均制定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同时,针对文书填写环节,以清晰、严谨的表述逐一明确各项必填内容,确保执法信息完整、准确录入;并严格界定禁止性条款,明确标注不得出现的内容与表述形式,杜绝因填写不规范引发的执法风险,切实推动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文书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迈进。

(二)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紧密围绕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最新执法政策动态,确保执法人员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储备,精准把握法律适用要点。同步推进案卷评查工作,组建专业评查小组,针对执法案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聚焦文书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法律条款援引不准确、事实认定表述不规范、程序记载缺失等,通过评查反馈与集中讲评,督促执法人员及时纠正问题、总结经验,切实提升文书制作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引入模拟执法演练与案例研讨环节,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模拟执法演练以贴近真实执法场景为原则,设置多样化的执法情境,让执法人员在模拟环境中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锻炼其临场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执法程序执行能力;案例研讨则选取具有典型性、复杂性的执法案例,组织执法人员从法律适用、证据收集、程序规范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深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适用能力与文书撰写水平。

(三)强化监督与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严谨的案卷质量评比制度,对案卷质量实施量化评估与动态监管,依据统一规范的评定标准,定期开展案卷质量综合评定工作。深度挖掘评定过程中涌现的优质案例,精心编制并确立案卷制作优秀模板,提炼其标准化流程、规范性表述及精细化管理要点。依托岗位培训、经验分享会、线上交流平台等多元渠道,全面推广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实现优质成果的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升整体业务水平与案卷制作质量。

标准化体系作为烟草专卖法治化进程中的关键支撑与核心驱动,是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烟草专卖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其构建与完善应以程序正义为根本遵循,在执法实践中充分平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确保法律实施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有序,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时代浪潮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文书生成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深度融合前沿信息技术与烟草专卖执法工作,全面推动执法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变革,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与服务水平,为烟草专卖法治化建设注入新动能、开拓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县域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标准化体系构建——基于大荔县烟草市场监管的实践》​薛峰、温亚鹏《法制与社会》

2.《略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办案文书》王晨光湖南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04年学术年会

3.《对"教科书式"执法打造烟草"4+2"模式执法中队的探索与思考》王延彩新丝路: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