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李楠
陕西省西咸新区应急管理局 陕西西安 712000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与生产安全事故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战略部署为基层应急管理指明了方向,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则为破解基层应急管理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创新动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引言
基层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风险挑战的日益增多,传统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迫切需要借助新的力量推动其现代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涵盖了新兴技术、新型产业和先进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新质生产力与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1新质生产力是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新技术、新方法能够打破传统应急管理的局限,为基层应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测风险、预测灾害,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从而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1.2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新质生产力应用的重要领域
基层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新质生产力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转化。
2新质生产力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1提升预防能力
新质生产力中的先进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传感器网络等,能够实现对各类风险源的实时、全方位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为基层应急管理部门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2.2增强准备能力
在应急准备阶段,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预案制定。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开展沉浸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的精准调配和动态管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提供所需的物资保障。
2.3优化响应能力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质生产力能够为应急响应提供快速、高效的支持。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可以迅速到达现场,执行侦察、救援等任务,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G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应急指挥系统的畅通无阻,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的高效协同,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精准度。
2.4改善恢复能力
在灾后恢复阶段,新质生产力可以助力基层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对受灾区域进行精确评估,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灾后救助资金和物资的透明分配,提高公众对恢复工作的信任度。
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3.1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路径。科技创新能够为基层应急管理提供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撑,改变传统依赖人力和经验的模式。加大对基层应急管理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意味着需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向应急科技领域流动。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关键在于建立需求导向的研发机制,确保技术研发紧密贴合基层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完整链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需要搭建技术对接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风险预警、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开发适用于基层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决策平台,有助于提升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为基层应急管理注入新动能。
3.2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
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能够驾驭这些技术的人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定向输送等方式,为基层应急管理输送专业人才。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既懂应急管理又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定期组织应急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是保持人才队伍专业素养的关键举措。更新知识结构,意味着培训内容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确保应急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提高其运用新质生产力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需要通过模拟演练、实战操作等方式,增强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
3.3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
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制定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政策,能够解决应急管理数据流通中的障碍,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和安全存储。建立科技投入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层应急管理科技创新项目,有助于拓宽资金来源,加速技术研发和应用。构建政策支持体系,需要注重政策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碎片化对技术应用的制约。
3.4强化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强化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方式,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参与渠道。通过开发应急管理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能够扩大应急管理信息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需要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宣传效果。普及新质生产力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知识,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应急管理的良好氛围,需要注重公众参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结束语
新质生产力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通过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并采取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以及强化公众参与等路径,能有效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李玉梅,王嫣,高鹤鹏.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J].中国减灾,2025,(05):44-47.
[2]李若君,曹必业,邓少芬.从四个方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J].湖北应急管理,2025,(02):69-70.
[3]范维澄,刘帅.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J].中国减灾,2025,(01):18-19.
[4]马宝成,赵怀宇.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基层应急管理现代化?——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4,26 (06):26-36.
[5]蔡梓涵.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J].人民论坛,2024,(1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