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徐常勉
蔡甸区公路管理段 湖北省武汉市 430100
摘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公路工程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本研究聚焦公路工程施工领域,深入剖析施工过程中现存的质量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常见质量问题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核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进而从施工技术、材料管理、人员培训等多维度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旨在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公路使用安全与寿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近年来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频发,不仅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还带来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因此,深入探究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推动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梳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其产生根源,进而提出针对性质量控制策略,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1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指为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活动。在公路工程施工领域,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它以相关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为依据,通过对人员、材料、设备、工艺、环境等要素的严格把控,预防和消除质量缺陷,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符合预期目标。施工前,需对施工方案、材料性能、设备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施工中,要对每道工序进行实时监测与检验,及时纠正偏差;施工后,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达标。质量控制不仅是对施工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公路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路基变形沉降问题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结构,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公路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路基变形沉降问题较为普遍。一方面,部分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若前期地质勘察不全面,未对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进行有效处理,极易导致路基在后期承受荷载时发生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足也是关键因素。若填土材料选择不当、含水量控制不合理,加之压实设备与工艺不达标,路基压实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在车辆荷载与自然因素作用下,路基逐渐出现变形沉降,严重时会导致路面开裂、错台,影响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2.2桥梁结构质量缺陷
桥梁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质量关乎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桥梁结构质量缺陷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混凝土浇筑环节,若配合比不准确、振捣不密实,会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外观缺陷,同时影响结构强度与耐久性。钢筋施工中,钢筋的规格、数量、连接方式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削弱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2.3隧道渗漏稳定问题
隧道工程隐蔽性强,施工难度大,渗漏与稳定问题是常见质量隐患。隧道渗漏多发生在施工缝、变形缝及衬砌薄弱部位。防水材料质量不佳、施工工艺不精细,如防水板铺设不严密、止水带安装错位,会使地下水渗入隧道内部,不仅腐蚀隧道内的机电设备,还会降低衬砌结构强度,加速混凝土碳化。而隧道稳定性问题主要源于开挖与支护不当,会导致围岩变形过大,引发塌方、掉块等事故,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后期正常使用,增加后期维护成本与安全风险。
2.4路面开裂破损问题
路面是公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与自然环境作用的部分,开裂破损问题较为突出。温度变化是导致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昼夜温差与季节交替影响下,路面材料热胀冷缩,当内部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重载车辆的频繁通行,使路面长期承受过大荷载,加速路面结构破坏,引发疲劳开裂。
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路基变形沉降控制措施
针对路基变形沉降问题,需从勘察设计与施工环节全面把控。在项目前期,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如地质雷达、钻探取样等,详细掌握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对特殊地质路段制定专项处理方案。软土地基可采用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等进行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通过强夯法、挤密桩法改善土体性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材料质量,选择透水性好、强度高的填料,精准控制含水量,确保其处于最佳压实状态。同时,合理配备压实设备,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工艺,每层填筑厚度、压实遍数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对不合格区域及时返工处理,从源头保障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
3.2桥梁结构质量提升措施
为提升桥梁结构质量,需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在混凝土施工方面,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配制混凝土,采用自动化搅拌设备,确保配料精准。浇筑过程中,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振捣方式与振捣时间,避免漏振、过振,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覆盖土工布、喷洒养护剂等方式,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钢筋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与安装钢筋,加强对钢筋连接部位的质量检查,确保焊接、机械连接质量达标。在桥梁支座与伸缩缝施工中,严格控制安装精度,支座安装位置、高程准确无误,伸缩缝安装牢固、密封良好,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久。
3.3隧道渗漏稳定保障措施
保障隧道渗漏稳定需从材料、工艺与监测多方面入手。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板、遇水膨胀止水带等,施工前对防水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在防水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工艺,防水板铺设应平顺、无褶皱,搭接宽度符合标准,采用双焊缝焊接工艺保证焊接质量;止水带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加强隧道开挖与支护管理,根据围岩等级合理选择开挖方法,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原则,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支护强度与刚度满足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隧道监测体系,对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保障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
3.4路面开裂破损预防措施
预防路面开裂破损需综合考虑设计、材料与施工因素。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交通流量与荷载特点,合理选择路面结构与材料类型,优化路面结构层组合,提高路面抗裂性能。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路面材料质量,对沥青、集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注重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保证基层平整度、压实度达标,为路面面层施工提供良好基础。在面层施工时,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摊铺温度与碾压温度,采用合理的摊铺与碾压工艺,保证路面平整度与密实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涉及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等多个关键环节,其成因复杂多样。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从勘察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未来,随着交通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持续创新与完善,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一步优化质量控制体系,为我国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唐玲伟.公路工程中石灰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J].运输经理世界,2024(26):43-45.
[2]刘绪营,刘开龙,温祥熙.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汽车画刊,2024(05):245-247.
[3]董少华.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