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戴治清
湖南常德澧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育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将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探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型写作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进行续写,既考查语言理解能力,又锻炼创造性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面临语言运用不准确、情节设计不合理、文化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文本选择、阅读指导、写作支架搭建、评价反馈等环节提出具体策略,以期提升读后续写教学效果。
二、以教材文本为依托,精选续写素材
教材是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选择情节性强、语言规范、文化内涵丰富的课文作为续写材料。例如,某单元课文讲述了一位高中生在校园艺术节中克服紧张情绪、成功完成演讲的经历。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后续发展,如“主人公如何将演讲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或“艺术节结束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此类文本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共鸣,同时为续写提供明确的情境和人物设定。
在素材积累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炼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例如,某课文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教师可让学生模仿这一手法,在续写中加入“The sun shone brightly through the window, casting a golden glow on her desk”等细节描写,增强文本的感染力。此外,教师还可补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材料,如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深化文本解读,构建续写支架
(一)情节与主题分析
读后续写的核心在于延续原文情节,因此学生需准确把握故事主线。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如“故事的主要冲突是什么?”“主人公的目标是否达成?”例如,某课文讲述了一群学生为保护校园环境发起倡议的经过。教师可提问:“如果续写,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学生可能提出“如何说服更多同学参与”“如何与学校管理层沟通”等方向,为续写提供逻辑支撑。
(二)语言风格模仿
语言风格的匹配是续写成功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原文的词汇、句式和修辞特点。例如,某课文中多次使用比喻手法,如“Her voice was like a gentle breeze, calming the restless crowd”。教师可让学生模仿这一手法,在续写中加入“His determination was as firm as a rock, unyielding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等句子,使续写与原文在语言上保持一致。
(三)情感与文化渗透
读后续写不仅是语言训练,更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社交礼仪等。例如,某课文描述了主人公在圣诞节期间为邻居准备礼物的经历。教师可让学生续写“主人公如何向邻居介绍中国春节的传统”,并在续写中融入“red envelopes(红包)”“Spring Festival couplets(春联)”等文化符号,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设计分层续写任务,满足不同需求
(一)基础任务:情节续写
对于那些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情节推进为主的续写任务,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如果某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坚持每天在公园喂鸟的温馨故事,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头句子,比如“The next morning, as usual, the old man arrived at the park with a bag of seeds”。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开头,发挥想象力,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与鸟儿之间可能发生的互动,或者老人在喂鸟过程中遇到的其他人物,以及这些人物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通过这样的续写练习,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构建故事的背景,如何描绘人物性格,以及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推动情节发展。
(二)进阶任务:主题升华
对于那些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在续写的过程中深化主题。例如,如果某篇课文探讨了科技发展对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续写“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改善与家人的沟通和关系”。在续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故事的结尾处加入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比如“In the end, technology became a bridge, not a barrier, connecting hearts across distances”,以此来提升整个文本的思想深度和内涵。这样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运用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探讨科技在不同年龄层之间沟通的利弊,以及如何平衡科技使用与人际交往的自然性,从而让学生在续写中不仅提升语言表达,还能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三)合作任务:小组共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续写活动,通过角色分工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合作精神。例如,如果某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学生在夏令营中克服各种困难、共同成长的故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如“情节组”负责构思故事的发展脉络,“语言组”负责润色和优化语言表达,“文化组”则负责在故事中融入相关的文化元素。每个小组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将各自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续写文本。这样的合作任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如何尊重和整合不同的意见,以及如何共同解决在续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与沟通的技巧,为将来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优化评价反馈,促进素养提升
(一)多元化评价标准
教师应制定涵盖语言、思维、文化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例如,在语言维度,可关注词汇的丰富性、句式的多样性;在思维维度,可评价情节的合理性、逻辑的严密性;在文化维度,可考察文化元素的准确性、跨文化意识的体现。
(二)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例如,在续写完成后,学生可对照评价标准检查自己的文本,标注出“亮点句”和“待改进处”。随后,教师组织小组互评,学生需从“情节设计”“语言运用”“文化渗透”等角度给出建议。此类活动既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能促进同伴学习。
(三)教师反馈与指导
教师的反馈应具体且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续写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教师可标注错误类型并附上例句;针对情节设计不合理之处,教师可提问“如果换一种方式解决冲突,故事会如何发展?”引导学生反思。此外,教师还可选择优秀续写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分析其成功之处,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
结束语
读后续写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选续写素材、深化文本解读、设计分层任务和优化评价反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未来,教师需进一步探索读后续写与单元教学的融合方式,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梅玉.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23,23(5):81-83.
[2]何广宁.深度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