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油田消防支队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潘丽娜
中国石油消防应急救援辽河油田支队 辽宁省盘锦市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石油消防应急救援辽河油田支队为研究对象,探讨油田消防支队基层党建工作。在剖析其组织体系全覆盖、党建联盟促融合、应急响应显担当等现状基础上,指出存在党业融合深度不足、教育管理创新滞后、制度执行存在短板、数字化应用薄弱等问题。通过构建“三维融合”机制、创新“三化”教育模式、强化“三项保障”等对策,规划试点先行、考核激励、文化引领等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旨在构建消防行业特色党建新模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政治保证,为同类单位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油田消防支队;基层党建;实效性;党业融合;智慧党建
一、引言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体系中,辽河油田消防支队作为安全保障核心力量,其基层党建成效关乎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及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辽河油田消防支队虽积极推进“大抓基层落实年”专项行动,促进“三基本”与“三基”工作融合,但受应急救援任务重、人员流动大等行业因素影响,基层党建仍面临“重业务轻党建”“组织生活形式化”等问题,制约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和队伍整体效能提升。本文基于消防行业特性与辽河油田消防支队实践,从机制创新、载体优化、技术赋能维度研究,探索提升基层党建实效性对策,助力油田消防队伍党建工作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二、基层党建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现状特征
辽河油田消防支队党委科学规划基层党组织架构,下设29个基层党支部,实现一线消防站党组织全覆盖。创新“六个抓实”机制,从理论武装、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制度执行、队伍管理、基础保障等方面发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党建联盟促融合,支队与采油厂、工程技术公司等建立“七位一体”区域党建联盟,开展“书记工程、委员项目”“区域管理、揭榜挂帅”等活动,将党建与油田增储上产工作结合,加强成员单位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党建对生产经营的引领保障作用。
面对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应急任务,支队组建9支党员突击队,设立56个党员责任区,党员100%参与应急救援。党员冲锋在前,践行党的宗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油田生产安全,彰显党员责任担当。
(二)突出问题
党业融合深度不足:部分党支部对党建与业务关系认识不清,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和“两张皮”现象。如某中队党支部全年24次支委会中仅3次涉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议题,党建无法为业务提供有效指引和保障,业务也难以从党建获取动力,影响队伍整体效能。
教育管理创新滞后:党员教育管理传统化倾向严重,“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形式占比超70%,难以满足年轻党员学习需求。2024年党员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35岁以下党员对现有教育方式满意度仅62%,教育效果不佳,不利于党员素质提升。
制度执行存在短板: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六项权力”方面不足。某大队党支部2024年未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反映出部分党组织制度执行意识薄弱、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党员管理缺乏规范和严肃性,削弱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数字化应用薄弱:辽河油田消防支队党建数字化建设滞后,依赖纸质台账,效率低且信息难以共享和动态管理。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不足,无法满足跨区域执勤队伍管理需求,制约党建现代化发展。
三、提升基层党建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三维融合”机制,破解“两张皮”难题
目标融合:将党建纳入消防支队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设置“党员先锋岗创建率”“应急演练党员参与度”等12项量化指标,提升党建指标权重至30%,严格考核,促使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流程融合:建立“双进入”机制,党建工作融入作战指挥流程,业务骨干进入党务工作体系。灭火救援预案明确党员突击队职责,干部选拔任用设置党务工作经历门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考核融合:推行“双述双评”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同步汇报党建与业务工作,接受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双向评议,评议结果与绩效挂钩,避免“重业务轻党建”。
(二)创新“三化”教育模式,激活党员队伍活力
场景化教育:开发“应急救援微党课”,将灭火救援案例转化为情景模拟课程,运用VR技术重现场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学习趣味性和参与度。
网格化管理:借鉴“135应急响应圈”经验,将党员编入执勤班组网格,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如某特勤中队“党员安全承包制”,划分场地给党员承包,推动“党员身边无事故”目标实现。
数字化赋能:建设“智慧党建”平台,集成组织生活管理、党员积分考核、在线学习等功能。如宁波消防支队平台利用AI语音识别录入思想汇报,采用积分制管理,提升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积极性。
(三)强化“三项保障”,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制度保障:修订《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明确党支部“六项权力”清单,建立“月检查、季考评、年述职”督导机制。2024年辽河油田党委通过调研督导推动23个基层党组织整改78项问题,确保党建工作规范开展。
资源保障:设立党建专项经费,按党员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标准拨付,用于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某大队党支部利用经费建设“党员之家”和配备应急救援沙盘推演系统,提高党建教育实效。
能力保障:实施“头雁工程”,建立党支部书记“双培养”机制。2024年支队举办4期党支部书记轮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提升党支部书记党建和业务能力,为党业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四、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一)试点先行,以点带面
选取3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创新试点”,根据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分别试点不同的创新项目。如某特勤中队试点“智慧党建”平台,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某大队试点“党员安全承包制”,结合其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在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待试点取得成功后,在全支队范围内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考核激励,强化落实
将党建工作纳入支队“双文明”考核体系,设立“党建工作创新奖”,对在党建工作中成效显著、创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给予专项奖励。奖励不仅包括物质奖励,还包括精神激励,如授予荣誉称号、在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等。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对连续两年考核排名末位的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或调整。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文化引领,凝聚共识
深化“石油精神”教育,组织党员参观“束滨霞采油站”等先进典型,让党员亲身感受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精神。开展“最美消防员”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在消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树立学习榜样。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凝聚队伍共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为基层党建工作和消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五、结论
提升油田消防支队基层党建实效性是复杂系统工程,需围绕“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通过构建“三维融合”机制、创新“三化”教育模式、强化“三项保障”,结合试点先行、考核激励、文化引领等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可构建消防行业特色党建新模式,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政治保证,为同类单位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烁.消防支队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9(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