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林玉函

城厢区霞林学校 351100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进行科学分层。通过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及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策略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探究与合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习资源。旨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化发展,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关键路径。该策略旨在通过精准划分学生层次,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数学潜能。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这一策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初中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一、初中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 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停的探索才能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让初中的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能够跟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通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适应教学需求。在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将学生氛围不同的层次,然后数学教师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保障每个同学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分层教学法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刀切”,是的教学效果更加精确有效。分层教学通过差异化评价和教学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跳跃式发展。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如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应用),教师能精准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同时提供针对性辅导,缩小学习差距。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1.科学合理的划分学生层次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根据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提出采用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学生的层次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关键。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它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在分层教学的面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观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多种方面,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出学生的层次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课堂表现这三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划分,对于数学基础优异,学习能力优秀,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将其划分为甲等,对于数学基础中等,学习能力一般,课堂表现中规中矩的学生划分为中等,针对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划分成低等。另外,教师要明确初始的分层并非持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不断的调整,保障分层的科学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层次学生可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中层次学生需加强基础训练,同时提升思维灵活性;低层次学生则需夯实基础,逐步建立学习兴趣和信心。

2.制定分层次的学科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科学分层只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起点。教师要确保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需要精心制定分层次的学科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当前水平,更要着眼于他们的成长空间,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数学思想。以“三角函数”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设定整体教学目标时,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定理内容,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然而,基于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学目标需进一步细化,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对于低等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树立学习信心。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侧重于学生对三角函数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题目的正确解答。通过逐步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逐步克服学习障碍。对于中等学生,目标则在于深化理解与应用。在掌握定理基础上,教师应引导他们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至于高等学生,教学目标应更具挑战性。不仅要熟练掌握定理,更要鼓励他们进行定理的推导、证明,以及解决复杂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总之,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空间,通过多维度的指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目标引导下,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

3.设计分层次的作业巩固

在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在课堂外下功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的设计数学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高等学生为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通过分层次作业,学生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还能将数学学习延伸至课外,甚至融入日常生活,从而更全面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需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对甲等学生,可设计挑战性强的题目,鼓励他们与家长合作或利用网络资源探究解决,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他们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结语: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还显著提升了其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科学分层、差异化教学与多元化评价,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实现数学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并重。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分层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文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7):6-9.

[2]朱欣蕾.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3):6-9.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 研究成果,立项编号:PTJYKT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