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央企资金管理创新探析
张楠
光大生态环境服务(玉溪)有限公司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财务共享已成为企业资金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高效经营与稳定发展。央企是支撑国家经济的一个核心构成,若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信息不透明、数据不共享等情况,自然会对资金使用、配置及管理等造成阻碍,从而影响央企发展,故而本文站在财务共享层面探讨央企资金管理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实现央企资金管理创新发展带来支持。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央企;资金管理创新
一、财务共享的概述
(一)概念
财务共享是指企业在内部创建一个专门组织,确定其职责是整理及分析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与业务资料,其根本目的是确保企业各部门的财务信息能够实现集中整合、高效共享、精准利用等,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带来支持。
(二)内容
财务共享的内容包括:①整理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由专门的组织部门开展具体工作,保障数据的精准性、完整性与规范性。②对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财务核算、分析,了解企业在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收入、支出、债务等,确保动态性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态,为高质量地开展财务分析活动做铺垫。③编撰企业内部财务报表,为更好地进行内外部决策提供所需要的财务信息。④积极参与企业财务控制活动,并创建清晰的财务运作流程与审计 制度,促使活动能够合规、高效、稳健地推进。⑤提供企业项目决策支持,开展财务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等活动,促使企业管理者能够精准决策,为保障企业战略高效推进做铺垫。
二、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央企资金管理创新意义
(一)央企资金管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1.无法及时反馈财务信息,导致财务管控手段的推行滞后
央企资金管理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无法第一时间实施财务管控与反馈,比如:财务数据的整理与收集等会出现滞后情况,造成企业负责人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财务资讯,必然会影响其对内部经营情况的竞争评估与策略实施;同时也无法让财务数据的剖析结果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职能单位,导致他们不能第一时间理解与应用,这必然会对财务管控及落实等成效造成阻力。
2.资金管控工作职责划分模糊,导致业务重复及冲突问题出现
当前一些央企内部各部门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了职责交叉与冲突等问题,造成其工作效率不高、责任模糊等,必然会影响关键信息传递效率,导致决策落实延误。另外,资金管理工作的职责划分模糊也是引起责任推诿、问题无法追溯的一个主要原因。
3.资金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职业技能亟待提升
央企是一个有规模、有组织的企业单位,必须要配置专业且优秀的财务人员,方可解决复杂、繁琐的资金管理问题。不过现今一些央企新招聘的财务人员可能存在经验匮乏、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而且尚未接受系统性地岗位培训,导致其专业素质不高,必然会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造成限制。
4.内部信息交流受阻,资金管理成效不明显
央企在资金管理工作中若存在内部交流受阻等情况,必然会对实际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具体表现包括:①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全,影响财务数据的交流与共享;②信息在传递期间有可能会被曲解、失真,造成信息的精准性下滑,由此会引起错误的战略决策;③内部沟通受阻或许会引起责任推诿等,不利于内部团结、协助等。
(二)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央企资金管理创新意义
1.严控企业的运营成本
利用构设高质量的资金管理机制,明确具体的实施流程,确保央企更精准地了解与分析财务数据,加强成本的高效管控;利用精准的成本核算、预算分析等,企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益,严控运营成本;利用加强资金管理,对成本支持实施严控,并实施高效地监督体系,避免出现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情况。
2.完善资金共享机制
利用增强资金管理,确保央企能够设立完善的资金共享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共享;利用加强内部各部门的业务合作,促使财务信息顺畅,保障资金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利用完善的资金共享平台,确保能够协调整合企业内部财务资源,高质量地实现资源配置,促使其运营效率提升。
3.统筹及配置企业内部财务资源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引导下,央企资金管理创新能够全面统筹内部资源并对其高效配置,最大化地实现投资效益提升;利用资产负债管理与评估,确保能够第一时间鉴别不动产、储蓄、应收账款等,并客观性地了解其价值及风险,确保对其科学管理;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则能够科学调整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能,促使人力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提升。
4.保障企业做大、做强
央企资金管理创新属于其战略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能够获得精准的财务数据,为企业高效决策通过支持;通过财务共享模式的创建,保障全面掌握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并实现经营绩效管理,以便于第一时间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科学解决与处理。
三、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央企资金管理创新策略
(一)创设完善、高效的财务共享机制
首先,央企必须要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共享机制,明确具体的操作细节与实施步骤,保障相关数据的精准与统一;其次,企业必须要注重财务共享平台的框架建设,确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保障相关业务的有效衔接;再者,企业必须要健全财务共享体系的内控制度,促使相关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更加稳定与安全;最后,企业必须要构设成熟的财务共享绩效评价制度,利用创建清晰的考核指标与激励体系,实现财务共享业务的高质量推进。
(二)注重财务人员的岗位培训
若要实现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创新水平提升,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作用下,必须要注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促使其专业技能提升。一方面,企业必须要编制完善、系统的岗位培训方案,明确资金管理创新的具体范围,例如:资金报告分析、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内部培训、外部指导、行业会议等,促使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够精准地了解全新的理论知识,确保其实践操作技能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要鼓励专业部门或单位开设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保障能够面向企业资金管理创新工作展开特定培训,促使资金管理创新人员全方位地掌握各类知识,并灵活应对各类调整。
(三)创立且彰显财务共享模式的功能
构设且彰显财务共享模式的功能,确保其在企业资金管理创新活动中彰显出积极作用。首先,加强财务信息的集约化管理,保障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促使信息孤岛、交叉重复等问题的发生。其次,提供系统、专业的财务支持,并对其实施咨询服务,保障能够为央企内部提供专业化的资金分析、财务预测、决策支持,保障央企管理者能够制定精准、高效、专业的纸巾管理方案。
(四)明确成熟的资金管理创新责任体系
若要实现央企的资金管理创新水平提升,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引导下,必须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促使相关管理人员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职能,例如:增强财务数据的精准性、保障财务报告的客观性、增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等;并且,构设清晰、明确的层级体系,促使决策流程更透明、更公正。另外,企业需要创建独立运行的内部审计单位,确保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督、评价;内部审计单位需要对具体的资金活动展开审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具体职责人,然后给予第一时间处理,方可最大化地实现央企资金管理创新工作的稳步推进。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下,央企必须要将资金管理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逐步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的局限性,最大化地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财务控制水平,保障企业内部资源的高质量整合,为最终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做优等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探析[J]. 陈永钦.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3(05)
[2] 关于央企资金管理控制对策的分析[J]. 郑锋.大众投资指南,2023(01)
[3] 央企资金管理控制的方法研究[J]. 谷良.商讯,2022(13)
[4] 财务共享模式下央企财务管控优化研究——以国家电网为例[J]. 金慧云;陆晶晶;马怡然.市场周刊,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