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与应用
甘立明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推动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工程建设的广泛发展。该技术通过全过程的节能减排、材料优化、施工降噪等手段,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围绕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实施原则与关键技术路径,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成效,并分析绿色施工对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施工;资源节约;建筑工程
一、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基础体现
(一)绿色施工的核心内涵与发展导向
绿色施工是一种将节能减排理念贯彻到建筑全过程的技术体系,强调在施工环节实现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与施工品质提升的统一。该理念涵盖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要求施工组织在满足功能与质量前提下,减少能耗物耗、控制污染排放、优化资源配置。绿色施工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的节能节材,还要求施工单位在组织管理、技术选型及人员培训方面同步升级,构建科学、高效、低碳的建设流程。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绿色施工的推广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其目标不再局限于单体工程绿色指标的实现,而是面向整个产业链条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二)建筑施工阶段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现象,主要表现在施工材料浪费严重、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及扬尘噪音问题突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规范、重复加工现象普遍,导致大量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未能充分利用。设备运行状态不合理、能源结构单一,使得水、电、油等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建筑垃圾未经分类回收直接倾倒,增加了处理难度,也对城市环境造成压力。在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降尘降噪措施,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与作业人员健康。资源浪费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也加剧了生态负担,是当前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的典型表现。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战略意义与社会价值
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不仅是对建筑行业自身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更体现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建筑施工作为资源消耗型行业,其绿色转型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增强建筑产品的生态属性。通过推行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带动施工单位技术能力的提升与管理模式的优化,推动形成绿色建造标准体系,促进建筑产业链整体绿色转型。绿色施工还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体现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等方面。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关键路径与工程实践
(一)施工现场节能降耗的技术策略
施工现场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照明、机械运行、水资源使用与施工车辆运输等环节,绿色施工技术通过一系列策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采用高效节能型照明设备代替传统耗能灯具,是实现夜间施工节电的重要手段;合理布设照明区域与照明时段,提高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水平,可进一步降低能耗。施工机械运行中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负载调节与运行参数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无效运转与空载时间。水资源使用方面,通过循环水系统、节水型设备与施工废水回收处理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强度。在物资运输方面,优化运输路线与装卸计划,减少运输频次与空载运行,降低油耗与排放。
(二)建筑材料的绿色选择与资源回收机制
绿色施工在建筑材料使用方面强调绿色材料选择、材料损耗控制与资源再利用机制的构建。材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符合绿色认证标准、可再生、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建材,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材料运输与储存环节注重环境保护措施,设立防雨、防晒、防尘装置,防止材料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与浪费。施工过程中通过标准化模板、精细化配比及现场预加工工艺,降低材料损耗率,提高利用效率。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构建资源闭环体系的核心内容,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分类区,建立分级分类机制,对废弃混凝土、砖块、钢筋等可回收物料进行集中处理。建筑废弃物加工后用于填埋、道路铺设或再生建材生产,形成材料的循环再生链条。
(三)施工过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扬尘、噪声、废气与污水等污染物,绿色施工技术通过环境友好型工艺与技术设施的配套使用实现污染防控目标。扬尘控制方面,在土方开挖、材料转运与建筑垃圾堆放区设立喷雾降尘系统,采用网布覆盖、封闭运输等方式减少粉尘外逸;地面硬化与湿法作业技术也可有效减少扬尘源头。噪声控制方面,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合理安排高噪施工工序时间,设置隔音围挡与声屏障,减弱施工声波对周边区域的干扰。废气排放控制依赖于施工设备尾气处理系统的配置与低排放燃料的使用,结合施工车辆调度管理,减少高频率车辆启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施工污水经沉淀池、过滤池与清水回用装置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杜绝对周边水体的直接排放。
(四)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与标准化建设路径
实现绿色施工目标不仅依赖技术措施,还需构建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与标准化运行机制。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涵盖组织架构设置、岗位职责划分、管理流程优化及评估考核机制等多个维度,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绿色管理专责团队,统筹各项绿色技术措施的计划、执行与监管。项目策划阶段需将绿色施工目标纳入工程总体管理计划,明确绿色绩效指标与实施路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绿色指标的数据化管理、施工行为的可控化监测与施工过程的可追溯审计,提升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与透明度。标准化是推动绿色施工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的基础路径,应编制绿色施工操作手册、工艺标准与评价体系,规范施工现场各环节操作方法。管理制度应与行业绿色施工标准相衔接,实现制度闭环与标准执行同步推进。
三、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建筑行业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重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通过节能降耗、材料再生、环境保护与管理体系建设等手段,绿色施工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创新。建筑施工行为因绿色理念的引导而更加规范、高效与可持续,工程项目也由此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社会价值。绿色施工不只是单项技术的集成,更是一种系统思维与管理理念的体现,是推动建筑业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
参考文献
[1] 陈志远. 建筑施工绿色技术应用路径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23,43(02):98-102.
[2] 高晓磊. 绿色施工在工程项目中的系统化实施探析[J]. 中国建筑业,2023,43(10):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