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
陈娟
楚雄技师学院 675000
摘要:本文聚焦就业导向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针对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学生职业潜能未激活、课程内容“去职业化”等核心问题,提出重构职业化目标体系、强化职业认同驱动、构建模块化课程图谱及创新情境化教学模式四大策略。通过锚定幼儿园保教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深度融合语言训练与职业任务,旨在培养能胜任双语教学、国际交流及家园协作的高素质幼教人才,切实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岗位适应力。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学前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及双语幼儿园普及率攀升,英语能力已成为幼师核心职业素养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幼师培养主阵地,其英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潜力。然而当前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定位偏离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脱离保教实践、学生职业认同薄弱等问题,导致人才供给与园所实际需求错位。本文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行业调研数据,剖析教学现状瓶颈,探索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职业场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改革路径,为构建“英语能力-职业能力”共生体系提供实践参照。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在就业中的作用探讨
(一)英语能力塑造核心职业竞争力
当毕业生踏入人才市场,面对日益增多的双语或国际园所招聘要求,扎实的英语能力成为一张响亮名片。仅凭传统幼教技能已难满足高端园所需求——流畅的英文交流能力、理解原版教学资源、灵活运用英语组织幼儿活动,这些已成为优质园所衡量人才的核心标尺。一个能自信带领幼儿唱诵英文童谣、讲述简单英语故事的毕业生,在面试中自然更能赢得园长青睐,在激烈竞争中率先锁定心仪岗位。
(二)英语素养提升岗位适应效能
新入职教师常面临工作节奏快、要求多元的挑战,良好的英语基础能显著缩短这一适应周期。熟悉幼教专业英语词汇的教师能更高效地理解国际化课程方案与操作指南,与持有国际证照的外籍同事或专家顺畅沟通协作,准确传达教育理念与幼儿情况。面对外籍幼儿家长时,流畅的英语沟通更直接关乎家园互信关系的建立。英语能力在此已转化为工作效率与教育质量的切实保障。
(三)英语水平拓宽职业成长通道
学前教育领域专业进阶路径多样,英语能力是向上跃升的有力支撑。教师参与国际前沿教育理念培训、考取蒙台梭利等国际认证、阅读权威外文学术期刊以提升教研能力,无不依赖良好的英语功底。在园所内部,具备双语教学专长的教师更易承担特色课程开发、国际交流项目协调等职责,为晋升管理岗位或成为领域骨干奠定坚实基础。英语在此成为打开专业视野、实现持续成长的钥匙。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职业导向性不足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核心困境在于目标体系的职业性缺失。部分院校未能充分立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学前教育一线岗位对英语能力的实际需求,教学目标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真实情境存在显著疏离。具体表现为:过度强调通用英语能力的机械训练(如词汇量的扩充、语法结构的掌握),却相对忽视了学前教育场景中极具职业特色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例如幼儿英语活动组织策略、双语环境创设技巧、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跨文化背景下与幼儿及家长的英语沟通艺术等。这种目标定位的偏差,导致英语教学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之间未能形成有机融合与有效支撑,使学习者难以将所学英语知识、技能有效迁移并创造性应用于未来复杂的保教工作实践,削弱了英语学习对于其职业发展的实质性价值。
(二)学习者职业潜能开发面临结构性挑战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起点、动机结构及认知特点上呈现显著的群体复杂性。相当比例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语言知识体系存在断层,语言技能运用生涩,这为其深入理解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参与互动式语言实践带来了先天障碍。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层的学习动机问题。部分学习者尚未充分体认到英语能力在其未来职业图谱中的关键坐标,未能清晰洞察英语作为提升自身专业竞争力、理解国际前沿幼教理念、拓展职业发展边界的重要工具价值。这种职业价值认知的缺位,极易诱发工具性动机主导甚至动机匮乏的状态,表现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缺乏主动探究与情境迁移的内在驱动力。
(三)课程结构失衡,职业知识建构缺失
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普遍存在“去职业化”倾向。教材内容或偏重普适性话题与通用语言技能操练,或简单嫁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未能深度嵌入学前教育的核心工作场域。这种内容选择上的失焦,使得英语语言学习悬浮于真实的职业知识体系与工作流程之上,学习者难以构建起支撑未来岗位需求的“学前教育英语”认知图式。课程模块设计亦常显僵化,公共基础英语与专业课程之间壁垒森严,缺乏围绕典型职业任务的融合性、项目化课程设计。语言技能的训练常处于割裂状态,未能整合于解决真实学前教育问题的复杂情境中,阻碍了综合性职业语言能力的生成。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一)重构目标体系:锚定岗位核心能力
打破“通用英语”的窠臼,将教学目标精准对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一线园所的实际诉求。教学目标应深度融入学前教育职业场景,聚焦于学生未来工作中必须驾驭的英语任务。例如,教学目标不应仅停留在“掌握200个幼儿相关词汇”,而应明确为“能运用幼儿日常活动词汇流畅组织半日英语生活环节”;不应泛泛要求“提升口语”,而应具体为“能使用简练、生动、富有韵律的英语儿歌和指令引导托小班幼儿进行游戏过渡”。在“双语环境创设”课程单元中,目标可设定为“设计并布置包含英语天气角、情绪表达墙等互动区域的班级环境,并能用幼儿可理解的英语引导其使用”。这种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目标设定,使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生长点紧密咬合。
(二)激活职业认同:点燃内在学习引擎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职业价值认知模糊的现状,教学需强化英语能力与职业发展的显性关联。在课程伊始,可引入优秀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案例,重点呈现其如何运用英语能力吸收国际前沿教育理念、设计特色英语活动、提升家园沟通品质,从而拓宽职业发展空间。课堂上,直接使用真实的幼儿园工作素材:分析双语幼儿园的半日计划英文模板,讨论如何将英文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转化为包含肢体律动和简单对话的集体教学活动,模拟接待外籍家长入园参观时的英文沟通要点。通过接触这些鲜活的工作素材,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英语是其专业工具箱中的必备利器。同时,利用高职学生具身认知优势,设计角色扮演任务,如“用英语安抚初入园分离焦虑幼儿”、“用英文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进步”,在模拟实践中深化职业角色体验与语言价值认同。
(三)重组课程内容:构建职业知识图谱
课程内容需彻底扭转“去职业化”倾向,围绕典型保教任务重组知识模块。摒弃通用英语教材主导的模式,开发或精选以学前教育真实工作流程为主线的校本资源。例如:
模块一:幼儿一日生活英语:涵盖入园晨检(“Let me check your temperature”)、餐点引导(“Try some carrots, they help you see better!”)、如厕盥洗(“Flush the toilet, please”)、午睡整理(“Tuck in your blanket”)等高频场景用语与组织策略。
模块二:幼儿活动英语支持:聚焦如何用英语组织音乐律动(“Follow me, clap your hands!”)、讲述图画书(“Point to the red balloon!”)、指导美工活动(“Use the glue stick carefully”)及进行简单户外游戏指令。
模块三:职业沟通与素养:训练与家长进行基本英语沟通(幼儿在园情况描述、活动通知)、理解国际幼教文献核心概念、撰写简明的英文观察记录片段。课程形态上,打破公共英语与专业课程的壁垒。可与《幼儿游戏指导》课协同,设计项目任务:“设计并实施一个15分钟的英语浸润式区域活动(如英语角‘小小超市’)”,学生在项目中需综合运用商品词汇、购物句型、角色扮演引导等语言技能及活动组织专业知识。
(四)创新教学模式:深植职业实践情境
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教师中心”的困局,以创设深度仿真的职业情境与实践平台为核心。推广基于真实任务的“做中学”模式:
情境化任务驱动:在“幼儿英语活动组织策略”单元,任务设置为“为小班设计并模拟教学一个5分钟的英语手指谣《Five Little Ducks》”。学生需分解任务:选择/改编童谣、设计匹配的肢体动作、制作简易教具(指偶或图片)、预判幼儿反应并准备简单互动语言、实施微格教学。教师角色转为“教练”和“协作者”,在学生设计、演练、互评、反思全流程中提供支架。
深度校企协同实践:在仿真训练基础上,强化园所真实战场锤炼。与优质双语园或国际园建立稳定实践基地,安排进阶式实习:观察→助教→独立组织小型英语环节。例如,学生在实习中需在带班教师指导下,负责每日“Morning Circle Time”中的英文天气播报与歌曲环节,或协助外教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实习后组织深度反思研讨会:围绕“今天组织的英文指令是否清晰简洁?”、“如何应对活动中幼儿的突发状况?”等问题,结合现场录像或观察笔记,师生共同剖析语言运用得失及改进策略。
技术赋能沉浸体验:利用VR/AR技术模拟幼儿园复杂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练习用英语处理“幼儿争抢玩具冲突”、“向家长解释轻微擦伤”等需要即时语言应变与沟通技巧的情境,提升临场应对能力。
结束语
就业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本质是推动语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跃迁的系统工程。通过精准锚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与园所岗位核心能力需求,重构职业化教学目标体系;以真实工作情境激活学生职业认同,重塑学习内驱力;围绕保教典型任务重组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职业知识图谱;依托校企协同与技术创新深化实践教学,实现语言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周严.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分析[J].知识文库,2023,39(15):91-94.
[2]魏惠强.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研究[J].公关世界,2022,(24):150-151.
[3]田嘉敏.就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21,(15):188-190.
[4]齐新.基于就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现状及教学策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