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全龄友好理念的小区归家路径空间设计与场景营造研究

作者

杨侃 龙锋 孙浩

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410000

摘要:本研究聚焦全龄友好理念下小区归家路径的空间设计与场景营造,探讨其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及设计策略。通过剖析华发四季云玺、旭辉铂悦滨江等案例,从人行路径(大门、园林、架空层等)与车行路径(地库出入口、地下大堂等)两方面,分析如何通过材质运用、功能复合、景观叙事实现空间的全龄适配。研究发现,全龄友好设计需兼顾功能性与情感体验,如铂悦滨江通过架空层共建提质、引入高端物业实现服务与空间的协同。最终提出以 “自然融合、服务前置” 为核心的设计路径,为城市核心区宜居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龄友好社区,归家路径,空间设计,场景营造,架空层提质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小区归家路径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社区归属感。全龄友好理念强调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促进代际交流与互动,这一理念在小区设计中的渗透,不仅能提升居住空间的功能性,更能构建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态。华发四季云玺与旭辉铂悦滨江等项目的实践表明,通过精细化的归家路径设计,可在城市核心地段实现繁华与静谧的平衡,营造 “归家即度假” 的奢居体验,为高密度城区的宜居性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索全龄友好理念下小区归家路径的空间设计策略与场景营造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绿城玉海棠、华发四季云玺、旭辉铂悦滨江等项目的设计亮点与实践经验,提炼可复制的设计原则,为后续项目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全龄友好理念概述

全龄友好社区是指通过空间规划与设计,满足儿童、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行为需求与心理期待,促进代际融合的居住环境。其核心内涵包括:包容性空间:为不同年龄层提供专属活动区域,如儿童游乐区、老年休憩区等,同时设置共享空间促进交流。无障碍设计:从细节入手,如平缓坡道、防滑地面、清晰标识等,保障行动不便人群的通行安全。情感化场景:通过景观元素、文化符号的植入,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的情感连接。

三、人行归家路径空间设计与场景营造

(一)小区大门设计

大门作为归家路径的起点,是社区形象的重要标识。华发四季云玺采用 “都会绿岛” 设计理念,将绿色自然延伸至园区入口,通过流线型的门廊结构与水景组合,形成 “城市绿洲” 的视觉冲击(图1所示)。同时,大门材质选用爱马仕灰真石材与金属型材,通过精细的接缝处理与灯光设计,既彰显奢华质感,又营造出温馨的归家仪式感。这种设计不仅强化了社区的领域感,还通过自然元素的引入,实现了城市喧嚣与社区静谧的过渡。

(二)园林景观设计

1. 植物配置与自然体验

华发四季云玺在园林设计中采用 “全冠移栽” 技术,由景观大师遍寻全国,精选树形优美的苗木,确保园区绿植在交付时即呈现成熟的景观效果。例如,主入口通道两侧种植的银杏树,经过严格筛选与造型修剪,形成整齐的林荫大道,秋季金黄的叶片与奢石铺装相映成趣,营造出四季有景的视觉体验。此外,园区内设置多处下沉式花园与雨水花园,通过多层次植物搭配(如高大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构建生态化的植物群落,既美化环境,又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与回收。

2. 景观小品与艺术表达

项目大面积采用普拉达绿奢石、挪威进口蓝珍珠花岗岩等昂贵石材,将其应用于景观步道、水景墙等部位。例如,中央景观轴的水景雕塑,以湘江水流为灵感,采用蓝珍珠花岗岩雕刻成曲线造型,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既呼应了长沙 “山水洲城” 的地域特色,又为社区注入艺术气息。这种将自然材质与艺术创作结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局限,使其成为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公共艺术空间。

(三)架空层设计

1. 功能迭代与全龄适配

旭辉铂悦滨江的架空层设计体现了 “用户参与式设计” 的理念,开发商根据业主需求,在原有交付标准基础上投入资金进行提质升级。改造后的架空层增加了封闭空间,打造出四点半学堂、运动区、图书馆区、棋牌区、阅读区、书画区、象棋区等多元功能空间。其中,四点半学堂配备专业的学习桌椅与多媒体设备,为放学后的儿童提供作业辅导与兴趣活动场所;运动区设置跑步机、瑜伽垫等健身器材,满足青年业主的锻炼需求;棋牌区与书画区则为老年业主提供了社交与休闲的空间。这种 “一龄一空间” 的设计策略,真正实现了架空层从 “闲置空间” 到 “全龄活动枢纽” 的转变。

2. 健康服务与场景创新

铂悦滨江在架空层中引入专属健康管家,这一配置在长沙豪宅项目中较为罕见。健康管家可为业主提供基础体检、健康咨询、急救培训等服务,同时组织健康讲座与亲子运动活动,将架空层打造成社区健康服务的前沿阵地。例如,每周定期开展的 “中医义诊” 与 “儿童体适能测试”,不仅提升了架空层的使用频率,还增强了社区的健康氛围,体现了全龄友好理念中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关怀。

(四)入户大堂与电梯厅设计

华发四季云玺的入户大堂采用 “奢享都市会客厅” 设计概念,内部布置水景、绿植与玉石灯具,沙发选用户外游艇皮材质,兼顾舒适性与耐用性。大堂空间尺度开阔,层高达到 6 米,墙面采用大理石拼花工艺,地面铺设定制地毯,通过材质对比与灯光设计,营造出尊贵而温馨的归家氛围。电梯厅则注重细节设计,采用无框玻璃护栏、智能感应照明,同时在墙面设置艺术挂画与楼层标识,提升空间的识别性与美观度(如图所示)。

四、车行归家路径空间设计与场景营造

(一)地库出入口设计

旭辉铂悦滨江的地库出入口采用 “景观化处理” 策略,通过弧形挡墙与垂直绿化相结合,弱化地库入口的生硬感。入口上方设置透光顶棚,白天引入自然光线,夜晚通过灯光设计形成光影效果,增强空间的导向性。同时,出入口车道采用防滑地坪与减速带结合的方式,保障行车安全,车道两侧设置防撞柱与反光标识,提升夜间行车的可视性。

(二)地下车库设计

车库内部采用 “智能导向系统”,通过 LED 屏与地面标识引导车辆停放,同时设置无障碍车位与充电车位,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车库照明采用分区控制,在行车道与停车位分别设置不同亮度的灯光,既保证行车安全,又节约能耗。地面材质选用环氧树脂地坪,具有耐磨、易清洁的特点,配合定期的清洗维护(如铂悦滨江物业凌晨 12 点后的机械化清洁),确保车库环境始终保持整洁。

(三)地下大堂设计

地下大堂作为车行归家的终点,是连接地下车库与地上住宅的关键节点。铂悦滨江的地下大堂采用 “自然过渡” 设计,入口处设置小型绿植景观,墙面采用与地上大堂一致的大理石材质,顶部设置仿自然天光的照明系统,使业主从地下空间进入时不会产生突兀感。大堂内还设置休息区与快递暂存柜,为业主提供临时停留与物品存放的便利,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

五、案例分析

(一)绿城玉海棠:传统园林与全龄功能的融合

设计亮点:项目以传统中式园林为基底,归家路径串联 “前庭 - 中轴 - 后院” 三重空间,大门采用歇山顶形制搭配铜制门环,与照壁水景构成礼仪轴线;园林内通过月洞门、曲径回廊划分区域,种植海棠、松竹等植物营造四季景观,同时在路径节点设置适老休憩亭、儿童植物认知标识牌,将东方造园美学与全龄关怀融入空间设计(如图所示)。

成功经验:巧妙将传统造园手法与全龄需求结合,如在回廊设置无障碍坡道,休憩区配备防滑地面与扶手,既实现 “一步一景” 的视觉体验,又保障各年龄段通行安全;植物配置兼顾观赏性与教育性,通过科普标识牌解读海棠、松竹的文化寓意,形成亲子互动的自然课堂。

存在问题:架空层未做专项设计,仅作为通行通道,缺乏健身、社交等复合功能;儿童活动区器械类型单一,未按年龄分层设置(如幼儿爬行区、青少年攀爬设施),对不同年龄段吸引力不足,空间功能的精细化设计仍有提升空间。

(二)华发四季云玺:都市奢雅与自然场景的渗透

设计亮点:以 “都会绿岛” 为理念,大门采用爱马仕灰真石材与流线型金属构架,结合水景形成 “城市绿洲” 标识;园林大面积使用普拉达绿奢石、挪威蓝珍珠花岗岩,全冠移植银杏、榉树等形成林荫步道,浮光中庭以水景、玉石灯具搭配游艇皮材质会客厅(如图所示)。

成功经验:材质选择与工艺细节彰显奢华质感,如石材接缝误差控制在 1mm 以内,全冠移植确保交付即呈现成熟景观;景观空间兼顾观赏性与功能性,下沉式花园设置无障碍电梯,满足各年龄段通行需求。

存在问题:架空层未做封闭改造,功能以休闲为主,缺乏如四点半学堂、健康服务等定制化空间;车行归家路径的地库出入口景观较为简约,与地上园林的奢华风格衔接不足。

(三)旭辉铂悦滨江:用户参与式设计与服务增值

设计亮点:人行路径以 “湘江水流” 为灵感,大门与建筑采用流线型曲线,园林中庭模拟漩涡形态设置水景瀑布(如图所示);架空层经业主共建提质,增加封闭空间打造四点半学堂、运动区、图书馆等,引入专属健康管家;地下大堂通过自然采光与材质延续实现地上地下空间过渡。

成功经验:推行 “业主需求驱动设计”,架空层功能根据居民反馈动态调整,如增设棋牌区与书画区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引入长沙顶级 “水清木华” 物业,通过凌晨清洁、石材抛光等服务保障环境持久如新。

存在问题:架空层提质改造增加开发商成本,可能对后续项目标准化复制形成挑战;部分景观小品(如流线型雕塑)的维护成本较高,需长期投入资金保障效果。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总结

全龄友好的核心策略:归家路径设计需兼顾功能性与情感性,通过 “专属空间 + 共享空间” 的组合,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同时通过景观艺术化与材质精细化,营造有温度的社区氛围。场景营造的关键要素:从入口标识、园林景观到架空层与大堂空间,需形成连贯的叙事逻辑,如华发四季云玺的 “自然奢华” 与铂悦滨江的 “湘江文脉”,通过地域文化与设计语言的结合,增强空间的识别性与归属感。服务与设计的协同:铂悦滨江的案例表明,优质物业与持续的空间维护是归家体验的重要保障,未来设计需将 “服务前置”,从规划阶段就考虑后期运营的需求。

(二)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智慧科技在归家路径中的应用,如智能安防、互动景观装置等,提升空间的便捷性与趣味性;同时,可深入研究不同气候区与文化背景下的全龄友好设计差异,形成更具针对性的设计指南。此外,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与社区治理,推动开发商与业主共同参与社区营造,也是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吕明书,潘百红,曹建文.全龄友好社区理念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研究[J].建筑经济,2024,45(02):75-81.

[1]张含笑.全龄友好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4.DOI:10.27110/d.cnki.ghsfu.2024.001250.

[3]丁洁,孙晓宇.基于全龄友好社区理念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民安小区公共空间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2(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