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廖国平 何庆芝 罗召国
1.衡南县泉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衡南 421199;2.衡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湖南 衡南 421199;3.衡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衡南 421199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衡南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2023-2024年度,衡南县泉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衡南县泉溪镇泉长村示范基地,对沣油737、邡油777、中油杂501、庆油8号、春云2号、沣油789、亮油99、黔油16、晶油1号、湘杂油787、丰油730和德名油801这12个在本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双底”油菜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产量和抗病性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庆油8号、德名油801、沣油737、晶油1号、邡油777、中油杂501、亮油99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植株高度适中,适于机械化收割,且农艺性状较好,抗倒伏,抗病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在综合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衡南县区域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其它5个品种综合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一般,建议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适当推广种植。
前言: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油菜籽的含油量约为40%,胆固醇含量比其他油类低,质量好,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对食用油的标准要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上油菜籽油需求旺盛,种植油菜经济价值可观。近年来,衡南县大力推广油稻、油棉轮作模式,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攀升,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56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万吨以上。为引导农民选种优质油菜新品种,推广“稻油”等耕作模式,着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2024年,衡南县泉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为筛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面积
试验地点选择在衡南县泉溪镇泉长村基地试验田,海拔高度60.6米,稻田集中连片,沟渠相连,排灌方便,田园化质量较高,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且均匀,重金属污染低风险,无禽兽危害,符合试验田的选择要求。每个品种种植0.5亩,试验面积共6亩。
1.2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12个,分别为沣油737(CK)、邡油777、中油杂501、庆油8号、春云2号、沣油789、亮油99、黔油16、晶油1号、湘杂油787、丰油730和德名油801。
1.3 试验设计
展示品种不设重复,对照品种为沣油737,参试品种随机排列,每个品种种植0.5亩,全区收获计产,四周设置4行的保护行,种植对应品种;示范品种每个品种连片种植10亩;穴播密度35厘米×20厘米,
9500株/亩;每亩用种量200克。
1.4 田间管理
1.4.1 整地:前茬水稻收割后晒田,10月7-8日旋耕机翻耕,整平垣,开好三沟,每亩施45%的复合肥20公斤加硼砂1公斤作底肥。
1.4.2 播种:10月16日统一播种。
1.4.3 间苗:10月30日。
1.4.4 定苗:11月3日,每穴留一健壮株。
1.4.5 追肥:定苗后一周即11月10日每亩撒施46%尿素5公斤,2
月20日用速乐硼每亩30克对水30千克喷施。
1.4.6 中耕除草:10月16日使用96%金都尔封闭除草;12月10日松土培蔸除草。
1.4.7 灌溉:10月16日湿土浇灌;平时结合三沟配套,清沟排渍。
1.4.8 、病虫防治:11月15日用5.7%甲维盐+25%吡蚜酮、喷施防治菜青虫和蚜虫;12月20日、3月1日分别用亩用多菌灵200克对水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菌核病。
1.4.8 收割:各展示小区于5月8日收割,单收单晒,分区计产。
1.5 测定项目
1.5.1 物候期及田间调查性状
依据国家油菜品种调查标准,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抗倒性、抗病性。
1.5.2 室内考种
取试验小区除边行边株四角和中心五点共10株为考种样本。测量株高、分枝高度、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等农艺性状。
1.5.3 计产
待种子晒干含水量达到8%以下时清除杂质后称量小区产量,并折合成单位面积产量。试验期间遭遇2022年罕见秋冬季连续干旱,影响硼肥吸收,后期遭遇连续阴雨,普通结实率偏低结实率比往年降低10%左右,产量较往年减产10%左右。
2 现场观摩、评价
4月30日,在品种腊熟期,衡南县种子管理中心组织种业企业、种子经销商、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种粮大户近百人到优质油菜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油菜品种。观摩会上,还邀请了7位具有高级农艺师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展示示范田的12个
品种进行田间现场鉴定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12个油菜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196—205天,平均生育期202.6天,其中丰油730生育期最短,为196天,比对照品种沣油737早熟5天;中油杂501为205天,生育期最长,比对照品种沣油737迟熟4天。12个品种生育期长于对照的有4个,短于对照的有7个。
3.2 抗倒及抗病性
3.2.1 抗倒性:丰油730成熟前发生倾斜,但没有倒伏,其他品种均直立,抗倒性较强。
3.2.2 菌核病:今年菌核病发生较往年重,成熟前各品种均有发生,春云2号、邡油777、中油杂501感病最轻,抗菌核病能力较强;其次为沣油737、亮油99、黔油16和晶油1号,发病率较低;其余5个品种耐菌核病的能力一般。
3.2.3 病毒病:12个品种均未发生病毒病。
3.3 经济性状
3.3.1 株高:从表3 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之间植株高矮差距较大,株高在163.9~182.3cm之间,植株较高的品种是庆油8号和晶油1号,株高分别为182.3 cm和181.4cm,比对照品种沣油737分别高6cm、5.1cm;植株较矮的品种是丰油730,株高为163.9cm,比对照品种沣油737矮12.4cm。
3.3.2 分枝部位:中油杂501、春云2号、丰油730和黔油16分枝部位低于对照品种沣油737,分别为62.9cm、63.4cm、64.7cm、64.5cm,分别较对照品种沣油737低2.4cm、1.9cm、0.6cm、0.8cm,其余7个品种分枝部均高于对照品种沣油737,为65.9~71.0cm,较对照品种沣油737高0.4~4.7cm。
3.3.3 单株有效角果数:庆油8号、黔油16、晶油1号和德名油801有效角果数多于对照品种沣油737,为311.8个、297.5个、303.7个、301.9个,较对照品种沣油737多34.3个、20个、26.2个、24.4个;其余9 个品种均少于对照品种沣油737,为273.8~240.2个,较对照品种沣油737减少3.7~37.3个。
3.3.4 每角粒数:亮油99、德名油801和中杂油501角果粒数高于对照品种沣油737,分别为20.3粒、18.1和18.5粒,比对照品种沣油737多2.5粒、0.3和0.7粒;其余8个品种角果粒数均低于对照品种沣油737,为17.2-17.7粒,比对照品种沣油737少0.1~0.6粒。
3.3.5 千粒重:黔油16、湘杂油787、丰油730千粒重低于对照品种沣油737,分别为3.64g、3.59 g、3.52g,较对照品种沣油737分别低0.04g、0.09g、0.16g;其余品种千粒重均高于对照品种沣油737。
3.4 产量结果分析
展示试验按小区实收单打记产,产量结果见表3,产量排名前5位的品种分别是德名油801、中油杂501、晶油1号、庆油8号和亮油99,亩产量高于对照品种沣油737,其产量分别为158.84kg/亩、148.66kg/亩、147.61kg/亩、146.97kg/亩、138.08kg/亩,较对照品种沣油737增产19.9%、12.3%、11.5%、11.0%、4.4%,其中德名油801、中油杂501、晶油1号、庆油8号和亮油99亩产量与对照品种沣油737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6个品种亩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沣油737,差异不显著。
4 小结与建议
经专家田间现场鉴定评价,结合田间记载记录和考种测产数据及实测产量,并根据试验期间气象资料,12个参试品种综合试验结果为:庆油8号、德名油801、沣油737、晶油1号、邡油777、中油杂501、亮油99,点播生育期在203天左右,生育期适中,表现出植株高度适中,均在170.1-182.3cm之间,分枝部位适中,均在62.9~71cm之间,适于机械化收割,且农艺性状较好,抗倒伏,抗病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在综合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衡南县区域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其它5个品种综合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一般,建议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适当推广种植。
油菜生产过程中,播种采取一次性机械施肥、点播,田间管理实施机械喷药、施肥,收获实现机械收割、田间晾晒、机械脱粒,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籽商品品质。因此,筛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可以加快油菜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启生,肖用煤,颜敏,等。油菜新品种湘杂油 787 品比试验与生产示范 [J]. 湖南农业科学,2020 (10)
[2]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衡南县车江街道铁市村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 “湘油 228” 测产成功 [EB/OL]. (2025-04-29)[2025-07-15].
[3] 云南网。我选育出短生育期 “双高” 油菜新品种 [EB/OL]. (2024-05-01)[2025-07-15].
[4] 衡阳广电网。高质量发展 油菜新品测产成功 高效高产好推广 [EB/OL]. (2025-04-29)[2025-07-15].
[5] 王春涛。播种量与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和抗性的影响 [J]. 农业科学,2020,3 (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