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人工智能的制药工程过程优化策略

作者

王金泉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制药工程面临更高要求。传统制药过程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将人工智能融入制药工程过程优化,可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提高制药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工智能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基础

1.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开发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算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进行预测和决策。深度学习则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基于神经网络构建模型,能够自动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复杂的特征。这些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2 制药工程数据特点

制药工程的数据具有多源性、复杂性和高要求性等特点。首先,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从原料采购环节的供应商信息、原材料质量数据,到生产流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再到质量检测环节的各种检测结果数据等。其次,这些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既有数值型数据,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也有非数值型数据,如药品的化学结构、生产过程中的文本记录等。而且,制药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因为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个微小的数据误差可能会导致药品质量不合格,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制药工程过程优化策略

2.1 原料采购优化策略

在制药工程中,原料采购优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建立全面的供应商评估体系。这不仅仅是对供应商的价格进行考量,还包括对其原材料质量、供应稳定性、企业信誉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例如,可以通过收集供应商过往的供货数据,分析其原材料质量的波动情况。对于质量波动较大的供应商,需要谨慎合作。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价格趋势,合理确定采购时机。通过对历史价格数据、市场供需情况以及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预测原材料价格的走势,从而在价格较低时进行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竞争机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在采购合同的签订方面,要明确质量标准、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条款,保障企业的权益。

2.2 生产流程优化策略

生产流程优化是提高制药工程效率和质量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例如,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转速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例如,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工艺参数,通过小试、中试等方式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提高产品的收率和质量。同时,优化生产流程的布局,减少物料的搬运距离和等待时间,提高生产的连续性。

2.3 质量检测优化策略

质量检测是制药工程中的关键把关环节。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往往耗时费力,且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优化质量检测策略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例如,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高精度的检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检测药品的成分和含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药品的外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识别出药品是否存在裂片、变色、异物等问题。此外,建立质量检测数据库,将每一批次药品的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质量波动的规律,对于质量波动较大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和改进。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质量预测模型,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预测产品的质量,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3. 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3.1 技术人才培养

在人工智能与制药工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优化策略实施的关键保障。首先,高校和职业院校应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人工智能与制药工程交叉学科的课程。例如,开设制药工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制药数据挖掘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制药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针对现有的制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或者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活动,让员工了解人工智能在制药工程中的最新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此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技术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培养既懂制药工程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构建一支高素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队伍。

3.2 数据安全保障

数据安全在制药工程优化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制药工程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如药品研发数据、生产工艺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等。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相关数据。对数据的存储、传输过程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例如,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等加密算法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其次,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因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人为误操作或恶意攻击等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异地的安全数据中心,确保在本地数据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恢复。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范网络攻击,保护制药工程数据的安全。

3.3 行业规范与标准

行业规范与标准是确保制药工程优化策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在制药行业,需要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来规范人工智能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从技术层面来看,要明确人工智能算法在制药数据处理中的准确性、可靠性等要求。例如,对于用于质量预测的机器学习算法,要规定其预测误差的范围。在数据管理方面,制定数据采集、存储、共享等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从生产流程的角度,规范制药工程各个环节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流程,如在原料采购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供应商评估,在生产流程中如何进行工艺优化等。同时,行业规范与标准也有助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制药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推动整个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制药工程过程优化策略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有效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措施,能有效提升制药工程的整体水平,为制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谢金平,张鼎衡,陈怡,等.欧美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应用的监管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5,(03):14-21.

[2] 张学博, 马征远, 袁银池, 等.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制药产业变革[J]. 竞争情报,2024,20(05):28-36.

[3]Geipel-Kern A.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物制药行业[J].流程工业,2024,(0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