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评价
刘学彦 杜军芳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检验方法原理与临床应用
1.1 血糖检验原理与方法
血糖检验的原理在于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评估血糖水平。其方法多样,空腹血糖检验要求患者至少禁食8 小时,采集静脉血样,利用己糖激酶法等生化技术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还有餐后 2 小时血糖检验,在患者进食后 2 小时采集静脉血进行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反映患者过去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方法为糖尿病的诊断与病情监测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
1.2 血糖检验优缺点
血糖检验具有诸多优点,其准确性和便捷性突出,能直接反映体内血糖的真实水平,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依据。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血糖仪等设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使得患者可在家中自行监测,操作简便快捷。但血糖检验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频繁采血,这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反复采血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1.3 尿糖检验原理与方法
尿糖检验的原理是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间接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常见的尿糖检测方法有试纸法和尿液分析仪法。试纸法是将尿糖试纸放入尿液中,与色卡对比判断尿糖水平;尿液分析仪法则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快速,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日常监测。
1.4 尿糖检验优缺点
尿糖检验的成本低,操作简便易用,无需特殊设备,患者可自行在家中完成检测,对于经济条件有限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监测方法。但尿糖检验的敏感性较低,容易受到肾脏功能、尿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无法准确反映血糖的微小变化,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精确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检验方法准确性评估
2.2 血糖检验准确性
血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准确性较高。从敏感度来看,有研究显示,其敏感度可达 98.59% ,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糖尿病患者,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得以确诊,减少漏诊情况。特异度方面,血糖检验的特异度达 95.65% ,能有效排除非糖尿病患者,避免误诊。在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上,血糖检验也表现出色,阳性预测值高意味着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大;阴性预测值高则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患者未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高。这些指标充分表明,血糖检验是诊断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2 尿糖检验准确性
尿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上相对较低。其敏感度为 84.62% ,意味着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通过尿糖检验被及时发现,存在漏诊风险。特异度为 62.50% ,相对较低,容易将一些非糖尿病患者误判为糖尿病患者,误诊情况较多。阳性预测值为93.62% ,阴性预测值为 45.45% ,准确率 91.67% ,整体来看,尿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其受肾脏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不能精准地反映血糖水平,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三、诊断标准变化的影响
3.1 新标准对血糖检验的影响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对血糖切点进行了调整,如空腹血糖诊断标准由≥140mg/dl 减低至126mg/dl(7.0mmol/L),这使得血糖检验在应用上有所变化。一方面,切点降低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检出率,让更多处于糖尿病前期或轻度糖尿病的患者被及时发现,便于早期干预。另一方面,也对血糖检验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医疗机构需更新设备与检测方法,确保符合新标准要求,为糖尿病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3.2 新标准对尿糖检验的影响
在新糖尿病诊断标准下,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由于血糖检验等方法的准确性更高,尿糖检验不再是主要诊断手段,更多是作为辅助方法存在。其应用也受到影响,在大规模筛查和日常监测中,仍有一定价值,但对于需要精确诊断的患者,则需结合其他检验方法。新标准促使临床对尿糖检验有更清晰的认识,合理利用其在特定情况下的优势,为糖尿病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四、特定人群检验准确性
4.1 妊娠糖尿病检验准确性
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准确性存在差异。血糖检验阳性检出率较高,可达 87.88% ,且诊断效能出色,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均优于尿糖检验,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妊娠糖尿病患者。而尿糖检验虽操作简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准确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主要作为辅助手段,与血糖检验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全面性。
4.2 肾脏疾病患者检验准确性
肾功能受损会对血糖和尿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对于血糖检验,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异常,影响血糖水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尿糖检验则因肾脏功能受损,其重吸收阈值改变,使得尿糖水平不能准确反映血糖状况。在选择上,若患者肾功能受损严重,应谨慎使用尿糖检验,主要依靠血糖检验来评估血糖水平,以获得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五、联合检验效果分析
5.1 联合检验准确性提升
血糖与尿糖联合检验在提升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方面效果显著。研究表明,在 240例受检者中,血糖检验空腹血糖 >6.0mmol/L 占比 95.8% ,餐后 2h 血糖 >7.7mmol/L 占比 95.0% 。尿糖检验结果分布广泛。联合检验能弥补单一检验的不足,当血糖水平处于临界值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时,尿糖检验可提供额外信息,反之亦然,使诊断更全面,能更准确地识别糖尿病患者,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5.2 联合检验成本效益
在资源有限地区,联合检验的成本效益需综合考量。血糖检验设备与试剂成本较高,且需专业人员操作。尿糖检验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从整体效益看,若仅做初步筛查,尿糖检验可满足需求。若需精确诊断,联合检验虽成本增加,但能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后续不必要的医疗支出。从长远来看,在资源有限地区,合理分配资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联合检验或部分患者采用联合检验,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有效途径。
结论
血糖检验准确性高,能直接反映血糖水平,适用于糖尿病的精确诊断与病情监测,但其需频繁采血,操作相对复杂。尿糖检验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作为大规模筛查和日常监测的辅助手段,但其敏感性较低,受肾脏功能等因素影响大,无法精准反映血糖微小变化,在诊断精确性上有局限。
参考文献
[1]姚萍萍.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讨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04):88-90.
[2] 林鹰,林修.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03):118-120.
[3]林江宾.分析血糖全自动生化仪和尿糖检验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J].西藏医药,2024,45(06):28-30.
[4] 聂晓慧,张巍钟.尿糖检验和血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2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