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旋光仪温度补偿技术对计量检测精度的影响

作者

成亚飞 樊沙沙 马广豪 姜亚楠 刘柄良通讯作者

焦作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2

引言

旋光仪是一种基于偏振光原理测量物质旋光性的精密光学仪器,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旋光测量精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因此提高旋光仪的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旋光仪光学元件和被测样品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测量结果。研究表明,温度每变化1℃,某些物质的旋光度可能变化 0.1 以上。这种温度效应在精密测量中不可忽视,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合,如药品质量控制中。

1、旋光仪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旋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旋光性的仪器,旋光性是指某些物质能使通过它的偏振光振动平面发生旋转的性质。旋光仪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药行业,用于检测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因为许多药物分子具有旋光性,其旋光度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检测糖类、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在化学分析领域,能够辅助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纯度;在石油化工行业,可用于分析油品中的某些成分。旋光仪的计量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到这些领域的产品质量控制、科研成果的准确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软件补偿则是通过建立温度与测量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算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这种方法首先需要精确测定旋光仪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特性,然后建立相应的补偿算法。软件补偿具有灵活性高、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和算法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混合补偿方案,以获得最佳的补偿效果。例如,可以在仪器中集成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同时采用先进的补偿算法,实现对温度影响的多层次补偿。这种综合补偿方法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

2、温度补偿技术对计量检测精度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有效的温度补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旋光仪的测量精度。在未补偿的情况下,环境温度变化 10℃可能导致旋光仪测量误差达到 0.5 以上,这对于高精度测量应用是不可接受的。而采用适当的温度补偿技术后,同样的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可以降低到0.05°以下。温度补偿技术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补偿方法的合理性、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补偿算法的准确性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补偿技术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温度补偿系统应该能够快速响应温度变化,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补偿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温度补偿技术并非万能,其效果受到仪器本身精度和温度变化范围的限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即使采用先进的补偿技术,也可能无法完全消除温度影响。因此,在使用旋光仪时,仍应尽量控制环境温度的稳定性,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1]。

3、旋光仪温度补偿技术在计量检测精度控制中的分析

3.1、现有温度补偿技术

目前旋光仪中常用的温度补偿技术包括硬件补偿和软件补偿两大类。硬件补偿主要通过温度控制装置保持恒温环境,或在光学路径中引入补偿元件来抵消温度影响。恒温控制虽然有效,但增加了仪器复杂性和能耗;光学补偿则受限于补偿元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软件补偿方法基于数学模型对温度效应进行修正。常见的方法包括查表法和多项式拟合法。查表法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旋光度,建立查找表进行补偿。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需要大量实验数据,且无法处理非测量点的情况。一般采用二次或三次多项式描述这种关系。这种方法计算量适中,补偿效果较好,但对函数形式的准确性要求较高[2]。

3.2、改进的温度补偿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的温度补偿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光学元件、样品和电子系统的温度效应。算法核心包括三个部分: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温度影响模型计算和实时补偿。在温度传感器布置方面,我们在光学系统关键位置(偏振器、样品池、探测器)设置了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以获取全面的温度分布信息。温度影响模型采用分段多项式形式,对不同温度区间建立不同的补偿函数,提高模型适应性。实时补偿算法流程如下:首先采集各点温度数据,然后根据预设模型计算温度影响量,最后对原始测量值进行补偿。为提高实时性,算法采用滑动平均滤波处理温度数据,减少噪声影响[3]。

4、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选用一台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旋光仪,分别采用恒温装置、温度 - 旋光度模型补偿和神经网络补偿三种温度补偿技术进行实验。准备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被测样品,使用高精度温度计测量样品的温度。

为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我们搭建了实验系统,包括高精度旋光仪、温控样品池、温度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单元。实验选用标准蔗糖溶液作为样品,在 10–30C 温度范围内,以 1℃为间隔测量旋光度。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不进行温度补偿,另一组采用本文提出的补偿算法。每组实验重复 5 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测量数据与标准值比较,计算误差和标准差。结果表明,未补偿组的最大误差达到 0.12 ,而补偿组的误差控制在±0.01 以内。特别是在 15-25℃的常用温度范围内,补偿后的测量精度提高了约 10 倍。温度变化导致的测量波动也从 .±0.05 降低到 ±0.005 。误差分析显示,残余误差主要来源于温度测量的不确定性和样品温度均匀性。通过改进温度传感器布置和提高温控精度,可以进一步减小这些误差[4]。

对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建立的线性温度 - 旋光度模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较好地补偿温度对旋光度的影响。但是,当温度超出模型适用范围时,补偿效果明显下降,测量误差增大。这是因为线性模型只能近似描述温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无法准确补偿。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模型,并扩大实验数据的采集范围,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神经网络补偿技术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均表现出较高的补偿精度,测量结果与参考值的偏差较小。与温度 - 旋光度模型补偿相比,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处理温度与旋光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补偿效果更稳定。然而,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且训练过程较为复杂。此外,神经网络的性能还受到网络结构、训练算法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5]。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补偿技术将变得更加智能和精确,为旋光测量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补偿算法的优化、多参数综合补偿技术的开发,以及成本效益平衡的实现。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旋光仪的测量精度将不断提升,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戎立, 杨禹莎. 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分析 [J]. 电力与能源,2020,41(06):737-738.

[2]朱丽萍,胡波,于小焱.基于超高精度激光追踪原理的海水潮位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0,39(05):86-91.

[3] 东忠阁, 王军, 蔡晓华, 等. 高精度自动挤奶计量检测装置[J]. 农机化研究,2017,39(05):84-89.DOI:10.13427/j.cnki.njyi.2017.05.015.

[4]贾伟广,吉建华,马志刚,等.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高精度海洋潮位计量检测技术[J]. 计量学报,2015,36(05):513-516.

[5]吕红刚, 欧焕权, 柴野. 铣床精度计量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J]. 印制电路信息,2012,(0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