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邮政物流体系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与解决方案

作者

雒敏

渭南市邮政业安全中心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引言: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邮政物流业务量剧增,最后一公里配送成为关键环节。其配送效果直接关乎客户满意度与企业形象。然而当下,该环节面临诸多挑战,对邮政物流整体发展形成阻碍,深入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案意义重大。

1. 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概述

1.1 最后一公里配送定义与特点

最后一公里配送在邮政物流体系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从邮政的配送站点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阶段的配送服务。这一环节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一,配送地点分散。在我国庞大的地域范围内,邮政服务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中用户居住地址分散在众多小区、写字楼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农村地区更是地域广袤且居住点较为分散,这使得最后一公里配送难以集中处理。其二,配送需求多样。不同用户对邮政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例如有的是普通信件的投递,有的是包裹的收取,包裹的大小、重量、价值等各不相同,而且对配送时间的要求也有差异,像生鲜类包裹可能需要快速送达,而普通商品则相对要求没那么严格。其三,配送环境复杂。城市中面临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道路状况不佳会严重影响配送速度。而在农村地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断完善,但仍有部分地区路况较差,加上一些偏远地区地理标识不清,给配送人员寻找地址带来困难。

1.2 最后一公里配送在邮政物流中的重要性

最后一公里配送在邮政物流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一环节是用户直接与邮政服务接触的部分。如果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用户将对邮政物流整体服务产生良好的印象,有助于提升邮政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形象。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邮政作为物流配送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电商企业与之合作。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如电子产品、生鲜等,如果邮政能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确保及时、无损地送达,将增强其在电商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整个邮政物流的流程完整性来说,最后一公里配送是连接邮政配送网络与终端用户的最后纽带,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前面的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而且,这一环节涉及到大量的终端用户信息反馈,通过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员与用户的交互,可以收集到关于配送服务、包裹包装、物流跟踪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邮政物流对自身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

2. 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存问题

2.1 配送效率问题

在邮政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中,配送效率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配送路线规划不够科学。在城市区域,由于交通状况复杂和配送地点的分散性,没有根据实时交通信息、配送订单数量和地理位置进行动态的路线优化。例如,某些配送区域内存在多个小区和写字楼,配送人员可能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配送,而没有考虑到交通拥堵时段某些路段的通行情况,导致在某些时段浪费大量时间在拥堵的道路上。在农村地区,地理信息不够精准,使得配送路线的规划缺乏有效的依据,配送人员往往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寻找地址。另一方面,配送方式相对单一。目前邮政主要依赖传统的人工配送方式,在面对大量包裹的集中配送时段,如电商促销活动后的包裹高峰期,人工配送难以满足快速、高效的要求。与一些民营快递企业相比,邮政在末端配送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应用不足,缺乏诸如智能快递柜、无人配送车等多样化的配送方式,无法根据不同的配送场景灵活调整配送策略,从而影响了配送效率。

2.2 成本控制问题

邮政物流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力成本较高。由于邮政的服务覆盖范围广,需要大量的配送人员来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这些配送人员的薪酬、福利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支出构成了较大的人力成本。而且,为了确保服务质量,邮政在人员配备上往往比较充足,在一些业务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可能存在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其次,运输成本难以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需要使用各种运输工具,如小型货车、电动三轮车等。这些运输工具的购置、维护以及燃油或电力消耗等成本较高。在农村地区,由于配送距离长且道路状况复杂,运输成本相对城市地区更高。此外,邮政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还存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建设包裹代收点或者智能快递柜时,可能会面临场地租赁、设备安装和维护等费用,而这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总成本。

3. 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

3.1 优化配送模式

优化配送模式是解决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重要途径。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建立社区配送站与智能快递柜相结合的模式。在城市社区,可以根据社区的规模和包裹流量合理布局配送站,并在社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智能快递柜。配送人员将包裹集中送到配送站后,根据用户的时间安排和需求,将包裹放入智能快递柜中,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自行取件。这种模式既减少了配送人员等待用户收件的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又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取件需求。对于农村地区,可以建立乡村物流服务站。整合农村地区的邮政资源,将分散的包裹集中到乡村物流服务站,然后由当地的兼职人员或者志愿者根据地址信息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人力优势,降低配送成本。同时,还可以与农村的小卖部、超市等商业网点合作,将这些网点作为包裹的代收点,方便农民取件,提高配送的覆盖率和便捷性。

3.2 应用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带来显著的提升。在路线规划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交通数据、配送订单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为配送人员提供最优的配送路线。例如,根据实时的交通拥堵情况,动态调整配送路线,避开拥堵路段,提高配送效率。在包裹管理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给每个包裹贴上智能标签,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跟踪包裹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这不仅方便用户查询包裹状态,也有助于邮政物流对包裹进行精准管理,防止包裹丢失或损坏。此外,还可以探索无人配送技术的应用。在一些封闭的社区或者园区,可以使用无人配送车进行包裹的配送。无人配送车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自动行驶,将包裹准确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减少人工配送的工作量,提高配送的自动化水平。

结束语:解决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需综合施策。通过优化配送模式、应用智能技术等方案,能有效提升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政策支持与技术投入为方案实施提供保障,促进邮政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良性发展,更好服务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岳敏,潘英爽.“互联网+物联网”打通智慧评价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教育数字化行动下的学校评价体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21):10-12.

[2]丁亥.校园“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分析——以宁波高教园区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18):50-52.

[3]谢锦华,郭晓洁.打通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释放乡村振兴潜力[J].中国国情国力,2024,(0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