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杨泽函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016000

引言: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用电需求的持续攀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攀升,实现供电连续性保障,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必要手段,带电作业显示出高风险属性,作业人员直接触碰或近距离接近带电设备,便有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毁的风险,采用科学方法评估带电作业风险,规划有效的安全管控举措,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以及电网稳定运行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着眼于建立起系统的风险评估途径,给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办法,为带电作业安全管理事宜给予科学支撑。

一、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评估

(一)带电作业风险源识别与分类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风险源表现出多样化的特性,首要风险当属电气风险,有感应电压、操作过电压与工频过电压,也许会引发触电或短路现象,恶劣天气、复杂地形、交叉跨越等因素被纳入环境风险范畴,操作失误、违章操作、安全意识薄弱等情形凸显了人为风险。诸如绝缘工具老化、防护用具失效、作业器具缺陷等状况构成了设备风险,凭借系统开展识别,可以把风险源分为四大类别十六个子项,生成一份全面的风险源清单,为后续评估铺就前行基础[1]。

(二)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

精确评判作业安全,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是核心要点,采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融合模式,形成多层次的评估模型,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构成,覆盖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维度范畴。由专家打分来判定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数学去处理不确定因素,于实际应用操作阶段,采集现场数据然后输入模型进行运算,得出综合及各分项风险值,评估结果可直观展现出作业的风险情形,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提供量化凭证。

(三)风险等级划分与评价标准

前提是合理划分风险等级,以此实施分级管控,依照评估得到的结果,把风险分为低、一般、较高、高四个风险等级,低风险对应的是0 - 0.25 的风险值,可按常规进行作业;风险值 0.25 - 0.5 与一般风险相对应,需强化防护行动;较高风险与 0.5 - 0.75 的数值相对应。要严格把控作业相关条件;若风险值为0.75 - 1.0,则属于高风险,从原则看不宜实施作业,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囊括各等级特质、管控条件、审批权限之类,保证评估结果对实际作业起到有效指导,实现对风险的动态化治理。

二、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控制策略

(一)技术防护措施与安全工器具管理

技术防护是保障带电作业安全的首道防线,须严格施行绝缘防护的措施,须使人体和带电体保留安全距离,建设全面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体系,保证绝缘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一直处于良好情形。实施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举措,减少人员对带电设备的直接接触,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监测水平,实时把控作业环境状态,采用多层次技术防护策略,可极大降低潜在风险,增强安全水平[2]。

例如,某供电公司开展10kV线路带电更换绝缘子作业之际,首先在作业点的两边安装绝缘遮蔽罩,其覆盖范围超出作业区域0.5 米,作业人员套上全套绝缘防护用品,凭借绝缘操作杆进行远距离操控,作业开展前借助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所有工具,保证电阻值处于达标范围。在绝缘斗臂车上加装接地报警装置,实时探查漏电的具体情形,地面监护人员以 15 分钟为间隔,用验电器检测环境电场强度,采用多样技术防护办法,稳妥完成作业任务,达成零事故既定目标。

(二)作业规程优化与标准化操作

规范的作业规程是保障带电作业安全的制度支撑,应设立贯穿全进程的标准操作规程,作业实施前制定周全方案,明确各岗位分工、操作流程及安全举措等,进行作业时切实执行“三人作业制”,贯彻作业票实施制度,创立质量把控体系。开展关键工序监督及隐蔽工程验收等相关工作,依靠不断优化规程,带动标准化实施,强化规范化层级。

例如,某供电局做 10kV线路带电接引流线作业的时候,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落实。作业前举办一次班前会议,厘定三人的分工情况:高空作业由操作人承担,现场指挥由监护人负责,工具传递则交给地面人员,现场起初便进行危险点告知,人员签字予以认定,操作里每完成一步就需报告,得到有效确认后接着开展,监护人于关键阶段身处绝佳位置,提示保持恰当间距,作业完成后,三人一同核查质量,核实无遗留问题之后撤离,整个流程规范又井然有序,实现了作业安全这一要求。

(三)人员培训与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人员素质对带电作业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应当搭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对新入职人员实施基础培训,定时为在岗员工组织技能提升及新技术培训,给管理人员强化安全管理能力的培训力度。采用将理论授课、实操训练、仿真模拟结合的方式,强化事故案例剖析与应急演练实施,建立应急应对机制,筹备应急行动预案,配备必备的装备及设施,定期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提升作业人员应急反应及自救互救本领,采用系统化的培训并推进应急机制建设,增强作业队伍的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构建人员安全壁垒。

例如,某电力公司举办触电急救专项演练,模拟在 10kV线路作业的人员触电,监护人急忙断开电力源头。以绝缘杆将触电人员从带电体处脱离,地面人员飞速铺设救援气垫,辅助把伤员迁移到地面,医疗工作者按既定标准流程开展心肺复苏,配合2 次人工呼吸进行 30 次按压,安排别的人员拨打 120,备好担架及急救器械,整个救援在 5分钟内宣告完结,全部参训人员交替扮演不一样的角色,保障掌握应急技能,改善了团队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

结语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堪称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两个维度协同开展。依靠搭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架构,能精准鉴定和量化作业的风险;运用实施综合性的管控举措,可切实减少风险水平,后续应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研究工作,加快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步伐,逐步提升带电作业本质上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鑫.解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对策[J].低碳世界,2017,7(19):100-101.

[2]欧相林,邓鹤鸣,王力农,等.10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分析[J].高压电器,2013,49(0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