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面向快递网点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与预警机制研究

作者

王轶静

锡林郭勒盟邮政业安全中心 026000

引言:

快递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关键组成要素,它在商品流通、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起着无法被替代的作用。快递网点是快递业务的尾端环节,肩负着收发货物、分拣货物、储存货物等重要任务。可是,快递业务量突然增多以后,快递网点碰上越来越繁杂的安全风险考验,安全风险可能会引发货物毁坏、人员伤亡状况,而且还会冲击到快递企业的名声和经济效益。所以,创建起合理的安全风险评判模型和预警体系,对保证快递网点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快递网点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类型

(一)人员操作风险

快递网点工作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开展货物的搬运、分拣、扫描等操作。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操作不当,就会出现货物损坏、人员受伤等安全事故。搬运货物时没有用正确的姿势或者工具,可能会产生腰扭伤之类的职病,分拣货物的时候很粗暴,也很有可能把包裹里面的物品弄坏,而且工作人员的安全认识淡薄,这也是引发人员操作风险的一个关键之处[1]。

(二)货物安全风险

快递网点所处理的货物类型复杂,包含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以及贵重物品等。若对此类货物缺乏有效的识别与管控,则易诱发重大的安全事故,易燃易爆物品于运送及储存期间倘若遭遇挤压、碰撞或者高温等情况,则有可能导致爆炸或燃烧状况,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并产生财产损失。而且,货物存放于快递网点当中亦存在被盗、受损等安全隐患。

(三)设施设备风险

快递网点处理和运输货物时需要用到各种设施设备,如分拣设备、运输车辆、消防设备等。而这些设施设备能否安全运行与快递网点的安全息息相关,设施设备若存在老化、保养不到位、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很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分拣设备的传动部件若未及时加油润滑或者存在磨损现象,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裂就有可能给工作人员和货物造成伤害,运输车辆超载行驶、超速行驶以及刹车失灵同样会引发交通事故[2]。

二、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一)评估指标的建立

构建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时,要统筹诸多风险要素。人员操作风险指标包含工作人员培训情况、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和安全意识水平;货物安全风险指标涵盖货物识别和管控能力,货物存储安全举措,货物防盗防损办法;设施设备风险指标涉及设施设备维护状况,设施设备老化程度以及消防设备配备状况;外部环境风险指标包含自然灾害防范举措以及社会治安情形。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权重时,先构建判断矩阵。做法就是请一些该领域的专家凭借专业经验与知识,把各项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加以比较,运用 1-9 标度法把这种比较的结果变成具体的数字,然后构造出判断矩阵。接下来就开展特征向量的计算工作,利用数学手段来求解这个判断矩阵里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算出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数值。之后做一致性检验,算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要是得到的CR 值小于 0.1,那就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不一致性,权重分配妥当有效。如果CR 值大于或者等于 0.1,则表示判断矩阵存在不一致状况,就要针对该判断矩阵内元素的取值加以修改调整,直到符合一致性的要求为止[3]。

(三)评估模型的构建

确定各指标权重后,运用加权平均法构建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其计算公式如下:

R=i=1∑n wi×xi

式中 R 为快递网点的安全风险评估值,n 为评估指标的个数,wi 为第 i 个指标的权重,xi 为第 i 个指标得分。指标的得分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现场走访等方法来获得,根据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评估标准来进行量化。

三、基于评估结果的预警机制设计

(一)预警指标的确定

预警指标是衡量快递网点安全风险情况的重要依据,选取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值为预警指标。并且结合快递网点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辅助性预警指标。

(二)预警级别的划分

按照预警指标的取值情况,把快递网点的安全风险预警级别划分成四个等级。即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不同的预警级别划分标准可以依照快递网点的具体状况以及安全管理的要求来决定。

(三)预警响应的措施

根据快递网点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当处于蓝色预警状态时,要加大日常安全巡查力度,提醒工作人员随时注意安全操作规程,对设施设备进行常规性维护保养,保障其正常运转;当处于黄色预警状态时,要增加安全巡查次数,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对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维护;当预警到达橙色级别时,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停止部分高风险作业,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对货物实施重点保护措施,防止货物破损或者丢失,加强同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等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共同抵御安全风险;而当出现红色预警状态时,这是最严重的情况,要立刻停止全部作业活动,尽快疏散网点内部人员,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危险源,阻止事态继续恶化,并且要立即向主管上级部门汇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结合快递网点面对的安全风险问题,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和预警机制。通过分析快递网点安全风险主要类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安全评价结果,确定预警指标、预警级别、响应措施,为快递网点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然而快递网点安全风险是动态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快递网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考虑更多风险因素以及不确定性因素,使评估更加准确可靠。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快递网点安全风险实时监控与预警,提升快递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万璇,张军.基于区块链技术下我国物流快递业系统平台重构设计及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22,(15):17-19.

[2] 伏 慧 娟 . 快 递 场 所 安 全 管 理 风 险 与 对 策 研 究 [J].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济,2022,(02):32-33.

[3]卢文刚,孙家根.快递行业公共安全:风险分析与协同治理——以 A 市全业务链快递邮件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4):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