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不同密度控制方式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作者

孙菊林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林业局 湖南永州 426100

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杉木人工林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南方地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其中,造林密度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建设的重要因素,合理控制造林密度对提高杉木生长速度和材质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推动杉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要深入分析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生长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密度,确保林分密度适宜,改善林木生长情况,促进林木生长质量及产量的提高。

1.杉木林密度分类

要探究不同密度下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情况,首先要做好杉木林密度的分类。因此,在分析生长速度、树冠覆盖范围、树木直径等多方面因素基础上,可将杉木林林木密度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具体如下:

1.1 低密度

当林分密度较低时,杉木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其树冠整体较小,树干的直径也较小。此类林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低的特点,树木之间竞争较少,部分植被生长茁壮,对土壤养分的循环有一定影响。

1.2 中密度

当林分密度处于中等状态时,杉木生长速度较为迅速,其树冠相对较大,树干直径适中。由于林分密度相对适中,此类林地具有生物多样性高的特点,树木间竞争较为激烈,在竞争状态下,部分植物无法生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构成。

1.3 高密度

当林分密度较高时,杉木生长十分迅速,树干直径增大,树冠巨大。由于密度较高,此类林地生物多样性较高,树木间的竞争也尤为激烈,多数植物难以生存,对微生物活性有不利影响。

2.不同密度下杉木的生长情况

不同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有不同影响,当造林密度较低时,杉木可快速生长,但在密度增加的情况下,土壤养分不足、水分流失,此时杉木密度生长速度放缓,生势较差。

具体来看,在低密度下,杉木生长空间较大,其根系能广泛分布,从而能有效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生长迅速,长势良好。随着密度增加,其整体生长空间缩小,根系无法延伸,树木出现拥挤现象,树冠难以正常发育,树干生长也受限制,杉木的整体品质下降。另外,在高密度的种植下,病虫害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植物间竞争激烈,部分林木难以吸收充足养分,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遭受病害侵袭,极易出现死亡情况。同时,在高密度情况下,林木数量较多,光照难以渗透,部分林木受生长高度、位置等限制,难以获得充足光照,光合作用效率较低,整体生长受阻。

由此可知,造林密度低能促进杉木人工林的健康生长,提高林木品质,造林密度高则缩小林木生长空间且提高病虫害发生率。因此,在进行杉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杉木林种植密度。

3.不同密度杉木林的管理措施与策略

3.1 合理调整杉木林林分密度

做好林分密度的合理控制是提高杉木人工林生长质量的关键。首先,要深入分析杉木生长习性。从气候层面看,杉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从土壤方面看,其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尽可能选择疏松土壤。其次,要结合林分的年龄结构、胸径等指标,合理调整林分密度。针对年轻的杉木林,基于林木处于生长初期,可适当提高密度,便于高效管理。针对成熟或过密的林分,则应及时调整密度,进行适当缩减,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要做好植被的保护工作。合理控制林分密度能提高土壤活力并促进林下植被的健康生长。因此,在控制密度时,切忌过度破坏林下植被,做好林下资源的保护。可通过科学修剪、间伐等措施控制林分密度。当林分过密时,可及时去除病弱树木,扩大健康树木的生长空间,保证林分的通风透光。针对稀松林分,可采取补植、加密等方式适当提高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3.2 加强杉木林的养分管理

在调整林分密度基础上,还要做好杉木林的养分管理,以进一步提升其生长潜力。首先,应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可以选择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进一步土壤肥力,确保土壤养分充足,保证沙漠生长的营养供给。同时,应对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充分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化,如氮、磷等,及时补充缺失元素。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应定期分析土壤肥力状况,基于杉木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可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树根、树干、页面等部位进行精准施肥,减少养分流失,降低施肥成本。此外,应建立杉木林养分管理档案。做好林分密度分类,并记录不同密度下林木的生长情况及养分变化,根据相关信息分析养分消耗与生长之间的联系,生成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为杉木林养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3 落实病虫害防治及林火预防管理

病虫害问题和林火灾害是影响杉木生长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好密度管理和养分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和林火预防工作。首先,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通过安装监控器、监测设备、无人机拍摄等方式,定期监测和评估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治。同时,要做好林地管理工作和水肥管理工作,并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及时修剪枝叶,有效提升林木抵抗力,提高林木抗病能力。其次,还应做好灵活预防管理。应加快建立完善的防火体系。可加大防火宣传,提高民众防护意识,避免人为失误引发火灾。同时,可增设消防设备、设置防火隔离带,从硬件层面加强林火预防。此外,应定期开展林火预防巡查工作,一旦发现火灾,可及时反应,采取措施,迅速扑灭。

结语

综上所述,杉木人工林建设尤为重要,对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推动杉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林分密度的控制,要明确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生长及材质的影响,针对不同林分密度,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为杉木林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此外,还要做好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的管理工作,从密度、养分、病虫害和林火预防等多个方面着手,促进杉木林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应锦 辉. 杉木 人工 林现 状、 抚育 措施 及建 设实 践[J]. 安徽 农学 通报,2024,30(22):64-67.

[2] 王永伟. 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24,(02):33-35.